80后杨冬荷塘里的创业梦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冬日,紧邻神仙居游客集散中心的莲荷文化园在热闹了几个月后终于安静下来。文化园的主人杨冬,也迎来了一年中难得的一段清闲时光。杨冬自2014年开始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垟山岙村种植子莲,如今已将这小小的莲子打造成集农旅文教为一体的新型产业。

  闲置水田种子莲

  1982年,杨冬出生在仙居一户普通家庭。中专毕业后,他当了几年兵,退伍后开始在家种植山药、百合、竹荪等农作物。

  2013年,杨冬想扩大竹荪的种植规模,便到处物色空地。当时,在横溪镇垟山岙村有一大片闲置的水田,他想将它们利用起来,但竹荪不能种在水田里,一个朋友建议他种植子莲,“因为荷花可以观赏,莲子既可以当水果卖,也可以烘干卖,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我们仙居有个风俗,无论红白喜事,宴席中上的第一道菜就是莲子。所以,我觉得这个项目是可行的。”2013年年底,杨冬在垟山岙村流转了200多亩水田。2014年清明,他在水田里种下了“十里荷一号”莲子。那年仙居的乡村旅游已经很红火,当夏天200多亩荷花齐齐绽放的时候,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观赏。“每天都有人来欣赏荷花,购买一些新鲜莲蓬。”剩余的莲蓬,等到刚刚变成褐色时,杨冬就雇附近的村民来采摘,加工成白莲。买卖看着很红火,但是,第一年夏天结束的时候,杨冬没有赚到一分钱,反而亏了几十万元。

  杨冬解释,制作白莲需要几道繁琐的工序,“先把莲子外面褐色的壳剥掉,然后去膜、穿芯、烘干”。穿芯是个麻烦的过程,他虽从外地购买了莲子穿芯机,但因为机器速度太慢,穿芯仍然需要人工完成。“工人叫多了,机器就空着;叫少了,莲子加工不了就要扔掉。”在高峰期,因为采摘的莲蓬没有及时加工,最后扔了1万多公斤莲子,损失了十四五万元。

  打造“夜经济”

  莲子项目亏本后,杨冬的家人极力反对他继续种植,但杨冬没有妥协,顶着压力,从银行贷款,准备继续扩大荷塘规模。2014年年底,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他又在横溪镇荷塘村流转了200多亩水田,继续种植莲子荷花。

  杨冬说,第一年种植时,他就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前景。“很多游客过来,光鲜莲蓬就卖了很多,种莲子最好赚的就是卖鲜莲蓬,10元钱3个,我们也因此积累了一批客户。剩下的只要将莲子加工技术解决了,就没有问题。”

  那段时间,他每天在莲子加工厂研究莲子穿芯机。不眠不休地钻研了一个星期后,半自动莲子穿芯机理论方案出炉。

  加工技术破解后,杨冬又有了新的想法:“以往都是白天赏荷,我想,是不是可以打破白天赏荷的传统,为广大游客打造震撼的‘荷花夜景’?”

  要想在夜晚吸引游客,就要有亮点,杨冬想将旅游和文化结合在一起。2015年,在仙居县政府的帮助下,横溪镇荷塘村举办了“2015荷塘月色乡村旅游文化节”。杨冬在荷花田内建设了大舞台,并用灯光打造了“时光隧道”“人造月亮”等景观,营造天空与荷塘交相辉映的壮观场面。

  清凉的夜晚,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荷花香,游客们既可以欣赏荷花,又可以观看节目。仅一个晚上,杨冬的荷塘就吸引游客4万多人次。

  农旅文教相结合

  2016年,杨冬又在白塔镇东鲍村流转了400亩水田。在这里,杨冬不但增加了很多灯光设施,扩大“夜经济”,还在中间加入了教育板块,形成了农旅文教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在荷花欣赏旺季时,杨冬对游客做过统计,发现大部分都是亲子游。于是,他主动找仙居县的各大幼儿园洽谈合作,推出了荷塘游学项目。他在荷花塘边设计打造了七彩时光隧道、巨型南瓜、绿皮火车、动物之家、瓜果长廊、烧烤区、农耕二十四节气长廊等娱乐、拓展设施供孩子们游玩。“我们还在荷塘里养了鱼和鸭子,孩子们可以乘着小船去采莲蓬,可以徒手摸鱼、抓鸭。这样一来,孩子们既亲近了大自然,又从中获得了很多乐趣。我们这里的工人还会做美味的窑鸭。”杨冬说。

  而在此之前,杨冬在荷塘里养鸭子,只是为了清理荷塘的杂草。游学项目推出后,卖鸭子、鸭蛋也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如今,杨冬注册的浙江仙莲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一家集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乡村旅游开发,亲子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流转的土地达到1000亩,莲子年产量达到160吨。(单露娟)

  摘自《农村信息报》

  ​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