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南的音乐文化之旅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琴声从这里响起

  走进诗南,一座长150米、宽10米的大桥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到码头镇诗南村,先得经过这座大桥。”诗南村党支部书记吴江鸿说,这座诗南村的标志性建筑——柏斯音乐大桥,解决了诗南千年来摆渡过河的出行困难。

  几十年来,诗南以音乐作为桥梁,借助本土自然禀赋、人文优势和侨胞的力量,打造“音乐水乡”品牌,连接起与外界沟通的纽带。

  在众多侨胞中,柏斯音乐大桥的出资者吴天真给了诗南莫大的帮助。

  经过32年的发展,如今拥有十几亿资产规模的柏斯琴行完成了从业内无名小卒到中国乐器翘楚的蜕变。为了回报桑梓,吴天真决心扎根家乡,先后发动家族捐资兴建了诗南斯拉夫小学教学楼、教育基金会、柏斯大礼堂等,大大改善诗南硬件设施。

  在奉献家乡的过程中,吴天真意外地发现诗南独特的魅力。“诗南村位于东溪与诗溪交汇处,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就像一块不可多得的‘音画创作圣地’。”于是,一个将柏斯音乐与诗南水乡相融合的想法在他脑海里萌生。

  经过不懈的努力,诗南村先后成立了管乐、钢琴、南音、古筝等免费的音乐兴趣班和老年人钢琴班、青少年暑期音乐培训班,创建了音乐文化园,并从南安市区、泉州、厦门等地请来有经验的老师授课,向全村老少普及音乐文化。

  在诗南小学,一支学生管乐团正在现场演奏,气势恢宏的管乐声飘荡在空中。“受到‘音乐水乡’大环境的熏陶,我们决定把管乐艺术引进校园。”诗南小学陈小富校长说。令人惊喜的是,诗南小学虽然仅有300多人,却成功打造了这支13个声部齐全的近百人的管乐演奏队伍。

  近年来,诗南村在村里建立舞蹈队,并成立了文化园南音组,不断充实音乐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村里充分搭建音乐文化发展平台,营造浓厚音乐文化氛围,并扩大到周边村落,开展共建活动。

  “今年,我们还筹划将三座沿河大桥变身为音乐走廊,和柏斯共同设计‘音乐水乡’发展方案也被提上日程。”吴天真说,当前诗南村正积极聚合村中音乐文化资源及音乐产业链力量,探索建设诗南“音乐水乡”文创综合体。下阶段,诗南将重点策划一批贯穿“音乐”与“水”的乡村音乐休闲旅游项目,向外界展现水乡文化风貌。

  音乐让生活美好

  去年,一场中西合璧的水乡音乐节在诗溪沿岸举行,钢琴独奏、萨克斯演奏、吉他弹唱、古筝表演,让整个水乡都徜徉在曼妙的和谐之曲中……

  音乐节是诗南村“音乐水乡”文化品牌的组成部分。“首届音乐节办得很成功,来自南安吉他部落的巴西音乐人、本土音乐人、外省慕名而来的音乐爱好者等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诗南村委会主任吴端亮说,音乐节带动了村里的音乐气氛,让村民得到音乐文化的浸润和熏陶。

  南音大合唱、少儿歌手大奖赛、金秋老年文化节、新年音乐会、民间戏剧节……一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点燃了村民生活的激情和乐趣,为诗南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加暑期青少年古筝培训班时,老师们发现我孙女天赋很高,就重点培养,推荐她参加各种比赛。这次音乐节她也上去表演节目,她还立志将来做个古筝老师。”诗南村的刘女士开心地说道,音乐文化活动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为许多年轻人的未来带来了多种可能。

  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音乐文化活动也大大改善了乡风民风,给乡村注入和谐文明的新风尚。“从前村民的生活比较单调,精神文明方面缺乏培养和熏陶,经常出现打架斗殴、争吵计较、酗酒打牌等现象。”吴江鸿说,自从有了各种音乐文化活动,村民的去处变多了,能做的正经事变多了,素质也提高了,人与人之间变得和谐友善。

  诗南村还将音乐文化活动与“美丽乡村”“和谐村”建设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富民、乐民、育民的综合体,并通过开展乡村整治工作,不断繁荣发展公共文化。

  如今放眼诗南,一座座别具一格的文化活动中心错落有致,5000株罗汉松、茶花环绕房前屋后和村主干道两旁,村道整洁干净绿荫连连,老人在河道边散步,小孩在拨弄古琴,乐队在练习表演,青年们在忙着搭建新的休闲场所,家家户户安居乐业……

  (刘益清    柯琳琳)

  摘自《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