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蛙稻里的“绿色密码”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两大“高手”轮流护卫             生长全程不用农药

  “湖广熟,天下足”,位于湖北荆州石首市西南部的团山寺镇,是长江岸边有着千年种植文明的鱼米之乡。

  “2018年水稻收成不错,比2017年还要高一些。”种了十多亩水稻的团山寺镇长安村村民郑孝春向记者细数这一年的收获——这一季的水稻亩产五六百斤,看似不多,但实际上在几个月前,郑孝春已经收过一季稻了,头季稻亩产接近1000斤。

  原来,郑孝春种的是一种两收的再生稻,别看再生季的产量不算高,但价格却比头季稻高不少,头季稻收购价每斤1.15元,再生稻能卖到2元钱一斤。“再生稻生长时期的光照、气候条件更适宜,养分积累好,米也更好吃。”郑孝春解答了记者的疑惑。算算收支账,郑孝春2018年一亩田的纯收益可以达到1600元。“基本上头季稻就能抵了成本还能少赚点,再生季的稻米就是纯赚的了!还有产量更高的,每亩收益能到2000元呢!”

  “我们种的水稻叫鸭蛙稻,在插秧后两周左右就放进去小麻鸭,鸭子在田间可以活水通风,吃虫除草,等到水稻抽穗后,就把鸭子赶上来,再放进去几十只虎斑蛙,可以控制后期稻飞虱和其他虫害。”郑孝春说,以前种水稻病虫多,杂草也多,打药施肥费工费力,一亩田能赚个七八百元就不错了。现在种鸭蛙稻,不用打药,也不用化肥,种上绿肥再用点有机肥,用工和投入成本少了,种的水稻还好吃,收益也比以前多多了。

  “鸭蛙稻可以说是鸭稻共生模式的升级版。”长生水稻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松林向记者介绍说,2014年在学习鸭稻共生绿色种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点将青蛙纳入进来。村集体成立合作社,统一标准、统一品种、统一大棚基质育机插秧、统一管理进行绿色再生稻生产,通过种植绿肥、安装杀虫灯和性诱捕器、稻田养鸭、施用有机肥,全程不使用农药和化肥,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追捧。石首荆襄九郡米业与合作社签订了10年的产销合同,再生稻头季按每公斤比市场价高0.4元收购,再生季按每公斤4.0元收购。鸭蛙稻的种植规模也逐年递增,从一开始的570亩,扩大到了2018年的2100亩。

  把“老办法”捡回来                解决稻田除草难题

  走进过脉岭村四生合作社的五彩鸭蛙稻基地,只见田里收割完的水稻丛间,长满了星星点点的小绿苗,这可不是杂草,而是农户精心种植的紫云英。

  “20世纪80年代以前,当地农户都是种植紫云英绿肥和堆肥作基肥,后来化肥逐渐替代了绿肥,现在我们把以前的‘老办法’又捡回来了。”石首市植保局局长孙贤海告诉记者,种绿肥不仅有肥田、固氮的作用,有利于健壮水稻植株,提高抗病虫、抗倒伏能力,而且在冬春季节可以挤占杂草生存空间,适时将其翻耕沤泡,可以有效杀死稻桩中的越冬虫蛹。

  “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将绿肥翻耕之后要晒7~10天再灌水沤泡、整田插秧,这样绿肥腐烂产生的高温可以杀死害虫,显著抑制杂草和病害,这也是一名92岁的老农向我们传授的经验。”孙贤海说。

  鸭蛙稻之所以能做到全程不用农药,除了通过鸭、蛙、绿肥来抑制病虫害,其他技术和设施的配套辅助也必不可少。孙贤海详细介绍说,大棚基质集中育秧,用酸性氧化电位水等技术对种子、苗床土和秧盘消毒,有效阻隔了病虫害,减轻叶稻瘟病、穗颈稻瘟病等病害发生,秧苗更健壮。田埂边种植香根草,其独特香味能吸引水稻二化螟害虫集中产卵,降低二化螟幼虫成活率。加之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和新型飞蛾干式诱捕器等绿色防控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杀虫灯区域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等主要害虫减轻危害40%~70%。长安村连续三年每个诱捕器年均诱蛾量从35头下降到3.3头,充分说明鸭蛙稻绿色生态种植模式实现了区域内害虫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鸭子在田间来回运动取食和脚踏活水除杂草,使泥浆附着于稻株茎基部,还能起到一定阻隔纹枯病侵染的作用,同时鸭子在田间吃蛾、吃飞虱,干扰蛾子交配产卵,能有效减轻虫害。”孙贤海表示,普通田块通常运用“一封二杀三补”的方法进行化学除草,至少要用三次药,除草难度大,而且容易产生抗性,而种植绿肥及翻耕沤泡,再加上后期投放的工作鸭共同作用,田间少见杂草,高效解决了当前稻区化学农药除草难题。

  (王腾飞)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