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朋友圈”成产销“新农器”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以前手机只是通讯、娱乐工具,现在日渐成为新农人找技术、找渠道、找市场的新路子。”江西余干县康山垦殖场插旗洲分场种植大户江良清说,他通过朋友圈卖绿色无公害大米不仅价更高,还比在超市多卖了3万余斤。

  前几年,江良清准备转型种优质稻却不知道去哪学技术时,听到一位同行说可以在“网上拜师”,通过“农药导航群”“技术种植交流互助群”等解决难题。发现“新大陆”的江良清此后陆陆续续加了35个农户信息交流群、22个技术学习交流群、10个产销对接群、8个农资群。

  “平时大家在群里讨论种植技术,订购农资,商量推销产品的办法,对生产经营帮助很大。”江良清告诉记者,以前购买农资,要特意跑到实体经销店,如今在农资群招呼一声,附近的经销商朋友很快就会把农资通过物流送到农场,而且价格还很优惠。

  记者采访发现,当下像江良清一样用活“朋友圈”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在少数。同时,除了线上交流,他们更是通过组织“朋友圈”线下活动,结识同行,缩短与市场的距离。

  “前不久,我参加了‘万里游耕’活动,带领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生态农业的朋友在江西各生态农业基地交流技术、考察新品种,谈联合经营。”江西抚州市的新农人李金华说,以前种田低头看地就行,现在更要靠技术、靠市场信息来盈利,而线上线下活动,提供了相互沟通的有效渠道。

  最近,一条关于“第二届江西返乡青年论坛”的消息在宜丰县种粮大户姚慧峰的朋友圈里传播。“论坛上除了有技术交流环节,还有农业经历分享环节。”姚慧峰告诉记者,不少线下活动不仅是经验和工作上的交流,更是一份温暖的相携相扶,增添创业青年在农村施展作为的信心。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组织的“江西省水稻产业联盟会员群”里,大家正在讨论一个改良的优质稻新品种。面对农户们的好奇和疑问,水稻所研究员把水稻的抗倒伏性、长宽比等特质一一介绍。

  “农户的‘朋友圈’不仅方便联络感情、学技术、找市场,更是现代农业信息化和高效化的见证,已然成为农户手中的‘新农器’。”水稻所助理研究员何虎说。

  (秦   宏    熊家林)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