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间的“中国餐桌”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天大地大,不如食字大。

  对中国人来说,民以食为天。一粥一饭,一蔬一羹,都透着无尽的智慧。

  穷时候,粗茶淡饭,不改其乐;富时节,食不厌精,味极无穷。

  食物的味道,承载了我们每个人的出生、成长、相聚与别离,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份和记忆。

  正因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时光变迁,都交错在我们的餐桌上。

  70年,仿佛转瞬间,其实,已经翻天覆地,已过万水千山。

 

  对中国人而言,吃,有不一般的意义。

  小至亲朋偶聚,大到红事白事,都少不了一顿饭局。世道如何,生活过得好不好,看看饭局上的排场就知道了。

  50~70年代

  杂食时代:草木鱼虫皆果腹

  蛇肉到了时间,端进屋里,掀开锅,一大团蒸气冒出来,大家并不缩头,慢慢看清了,都叫一声好。两大条蛇肉亮晶晶地盘在碗里,粉粉地冒蒸气。

  我将酱油膏和草酸冲好水,把葱末、姜末和蒜末投进去,叫声:吃起来!大家就乒乒乓乓地盛饭,伸筷撕那蛇肉蘸料,刚入嘴嚼,纷纷嚷鲜。

  ——阿城《棋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仰赖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果,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

  莫言在散文《忘不了吃》中提到:“我生于1955年,那是新中国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人们回忆,这一年“还能吃饱肚皮”。然而,能吃饱的“黄金时代”如昙花一现。

  很快,严峻的国际形势、曲折的社会尝试以及天灾的降临,让中国人在不短的时间里,都在为填饱肚子而挣扎。

  生于北京的作家阿城,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他在小说《棋王》中描述,主人公下乡到农场后,为迎接朋友,特地设了一席“蛇宴”。

  当然,说是宴,其实夸张了。

  唯一的肉食是两条蛇,还是刚从山上抓来的。此外,只有一小盘清水茄子和白米饭,连调味的醋精都没有,要用微毒的草酸替代。但在当时,别说蛇肉,哪怕有田鸡肉、鼠肉,都算得上是“打牙祭”,起码属于荤腥啊!

  1955年起,由于物资匮乏,政府为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凭票购粮。平日,不够吃是常态。怎么办?

  荒野就是食库。春天,挖草根野菜;夏天,在水里捞浮萍、捞藻菜,捕小鱼小虾;秋天,炒蚂蚱蟋蟀,煮草籽;冬天,吃青苔、剥树皮。如此杂食,当然不足以解决温饱,许多人得了浮肿,皮肤一按一个坑。

  80年代

  蛋白质时代:猪牛鱼虾齐登场

  人们来到东首,突然眼花缭乱,都被那摆好的席面惊呆了。

  桌子上没有花,十二只冷盆就是十二朵鲜花,红黄蓝白,五彩缤纷。凤尾虾、南腿片、毛豆青椒、白斩鸡,这些菜本身都是有颜色的。熏青鱼、五香牛肉、虾子鲞鱼等等颜色不太鲜艳,便用各色蔬果镶在周围,有鲜红的山楂,有碧绿的青梅。

  十二朵鲜花围着一朵大月季,这月季是用钩针编结而成的……等会儿各种热菜便放在花里面。一张大圆桌就像朵巨大的花,像荷花,像睡莲,也像一盘向日葵。

  ——陆文夫《美食家》

  和过去不同,描述80年代饭局的小说《美食家》,切切实实呈现了一场盛宴。

  不仅是请客的饭局,人们日常三餐里,鸡鸭猪牛鱼虾也不再是稀客,还要吃出花样来。

  如此讲究,因为有底气。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终于让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腾飞了。

  进入80年代,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接近400公斤。我国长期粮食短缺的日子,就此结束。1984年,深圳市率先取消粮票。

  1988年,“菜篮子”工程投入实施。

  农业生产的优化,商品经济的活跃,都为餐桌更丰富的选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逐渐降至50%以下,这也提示,我国进入温饱阶段。所谓恩格尔系数,就是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当降到50%以下,意味着,人们不用再发愁没有钱买充足的食物,还可以用更多的钱来改善衣着起居或玩乐。

  填饱肚子不难,便想吃得更好。粮食与蔬菜,不再是主要的食品消费,取而代之的,是油类、肉类、水产品、瓜果等等。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52年,我国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猪肉消费量少得可怜,只有6斤,到1985年,则上升到33.2斤。

  浮肿、营养不良、小儿发育滞后等“饥饿病”,终于渐渐离国人远去。

  90年代~21世纪初

  营养时代:清蔬蛋奶最养人

  经常友朋酬酢,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现在往往被迫携带个小小的便当在席上备位充数而已。

  煞风景,同时自己也觉得窝囊。没办法,谁让自己害了这个糖尿病。

  ——梁实秋《雅舍谈吃》

  作家梁实秋在饭局上的尴尬,90年代以后,不少人都体会过。

  随着肉食的增多,乃至逐渐赶超菜蔬的比重,在大城市,一些人摄入的脂肪、蛋白质、胆固醇,已超过正常身体所需。肥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随之而生。

  营养饮食的概念,由此进入大众视野。

  1993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要求尽快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食物结构。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有关食物营养的文件。

  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中国人在餐桌上该怎么吃,首次有了营养标准。

  当下

  杂食时代2.0:素食、轻断食正流行

  当我成了所谓的“作家”之后,在一些宴席上,又吃到了蚂蚱、蟋蟀、豆虫等昆虫,又吃到了当年吃坏了胃口的野草、野菜,满桌的鸡鸭鱼肉反而无人问津。

  我想,怪不得哲人们说两极相通,原来饿极了和饱极了都要吃草木虫鱼,就像北极和南极都是冰天雪地一样。

  ——莫言《忘不了吃》

  作为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对生活的体察相当敏锐。

  今年7月,为了迎合新的消费习惯,第八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首次设立素食专项赛区。如今,喜食素食的,除了信佛的人,还有很多年轻女性。在全国各地,素食馆开了不少。

  健康、减肥、养生,成为素食的关键词。外出吃饭,多点一份沙拉,来一顿素菜,正可以洗涤肠胃。

  某电商平台今年还推出《2019食品潮流趋势报告》,提出最新食品潮流元素之一,是轻断食,即刻意减少每天摄入的热量。

  过去,是想吃没得吃;现在,是特意“吃草”,主动“挨饿”。

  轮回

  饭局跟时尚一样,就是一个轮回

  中国人在放纵饕餮将近三十年后,那股空虚饥饿的代偿冲动终于平静了下来,身心达到饱和,也有了余裕,去关注更多、更深。

  人们开始探寻营养与色香味以外的饮食功能,例如食以养人、食以防病,也更多地开始探寻饮食文化的根源和深意。

  2012年,一部风靡全国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广受好评后,相似的本土饮食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早餐中国》《老广的味道》《上海的味道》《川味》《宵夜江湖》……

  他们恰恰回应了中国人对食物文化溯源的精神诉求。

  全球化的饮食纵然多彩丰盛,却始终缺少了那点带根基的文化归属,使人怀念故乡的味道、山野的味道。

  饭局上,老味道又回来了,野菜还是那个野菜,山珍还是那个山珍,但其间,已越过沧海桑田、万水千山。

  (麦 蔚)

  摘自《中国家庭医生》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