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黔北山村的“乡愁经济”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湿漉漉的菜地里,马琴低挽着裤腿儿,弯腰拔下白菜和莴笋,径直向路对面走去。

  小青瓦、坡屋顶、雕花窗、白粉墙,路对面一座三层黔北民居便是马琴的家。屋顶竖着四个红色大字:“花茂人家”。30岁的马琴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这家农家乐的老板娘。

  地处贵州北部的花茂村北依大娄山,气候宜人。“每到夏天,就会有很多重庆的客人过来避暑,吃住都在我家,一待就是两三个月。”

  马琴准备了8间客房和10张餐桌。她粗略估算了一下:“去年餐饮收入十一二万,住宿也有一两万。”

  乡村旅游兴起了农家乐,也复活了花茂村传统工艺——土陶。

  作为花茂土陶的第四代传承人,母先才13岁就跟着爷爷和爸爸学土陶,做这行已经30多年了。

  花茂土陶始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40年的历史。不同于其他的制陶工艺,花茂祖传的制陶工艺一次成型,无须修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花茂全村95%以上的人家都做土陶,村里大多数人以此为生。后来,市场竞争加大,手工土陶因为低效、“土气”逐渐落伍,村里做土陶的只剩下母先才一家。

  “七八年前,一个大陶罐,才卖20元,加上交通不好,销不出去,几次我都想放弃,外出打工了。”母先才两手沾满陶泥,低着头边揉陶土边说。

  将陶土揉成团后,开始制坯,他用力一蹬脚下的石盘基座,泥盘车迅速旋转,一个陶罐轮廓很快成型。“现在游客随便订制一个小物件,就可以卖50元。”

  母先才的陶艺店里人来人往,用土陶制作的兔子、燕子、长颈鹿等摆饰很受欢迎,但是最受人青睐、销量最好的当属盬子。

  盬子是一种土陶烹饪工具。花茂村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白色陶泥,为制作盬子提供了上好原料。“这种白泥制作出来的盬子,胎质细腻坚实,能很好地保存食材的原有味道。”母先才说。

  一个盬子由外桶、内钵和气盖三部分组成。烹饪的时候,外桶倒入水,内钵放入食材,形状像碗的气盖倒满冷水置最顶部。开火后,外桶里面的水蒸气会从内钵上的气孔冒出,遇到冷温气盖形成蒸馏水,滴在食材上。因此,盬子在当地又称“汽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盬子,当地也就有了一种特色美食“盬子鸡”。“以前家家都穷,只有过年我们才有机会吃到。”母先才说,“制作的时候,将用食盐、姜片、红枣等腌制的整鸡,直接放入内钵进行蒸制,蒸汽在盬子里循环,蒸馏水滴下来形成最原味的鸡汤。”

  “我一年能卖出2000多只盬子鸡。”花茂村农家乐“红色之家”的老板王治强自称是母先才的搭档,“游客到我家吃了盬子鸡,觉得很美味,就会去他家里买盬子。”

  今天,母先才要完成一个客户的订单,制作40个盬子。“最近两年,我卖出大概6000个盬子。”

  母先才的陶艺店里,摆放着36台拉坯机,这是母先才专门为游客体验陶艺而购置的。“看到陶艺展示,很想自己做一些,留点儿纪念。”来自山东菏泽的游客胡静说。

  据统计,花茂村去年游客接待量近70万人次,300多人吃上旅游饭、发了旅游财。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12年的6478元增长到如今的1.6万元。

  随着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花茂村的乡村旅游方兴未艾,聚合了人气。依托土陶产业,花茂进一步挖掘,提炼陶艺文化,打造了一条集旅游休闲、陶艺展示为一体的陶艺一条街。

  “小河绕田野,青山披盛装。虽不比蓬莱,仍可算一方。”教师侯光富退休后常住花茂,每有感慨,他便写几首小诗,记录惬意的生活。

  (刘勤兵)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