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白神器就是 农场里的农机”
陈薇,一个典型的江南女子,个儿不高,脸蛋白皙,皮肤细腻。恐怕谁也想不到,她是个经营着2470亩稻田、在浙江金华当地鼎鼎有名的种粮能手。
“我的美白神器就是农场里的农机。”陈薇笑着说,这几年,现代农业不单改变了她种粮的方式,连她的脸蛋也跟着农机水平的发展上演了“变脸记”。
6年前,陈薇刚大学毕业,当时一心就想留在城里做个都市白领。让她没想到的是,种了20多年水稻的父亲竟坚持要她回家继承衣钵——经营自家流转的2000多亩水稻田。一番抗争后,陈薇终究没能拗过父亲,尽管心里百般不愿,还是乖乖回到老家金华市婺城区洋埠镇后彰陈村务农了。
陈薇几乎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其他雇工一起播种、除草、施肥、收割、打包,体重仅40多公斤的她甚至要装卸和自己差不多重的米袋子。吃苦,对陈薇来说并不算什么,可让她伤心的是,自己从小引以为傲的白皙皮肤一天天变黑了。每次回城里见同学、朋友,他们无意间的一句“你怎么黑了这么多”,总会让爱美的陈薇难过好几天。
正当陈薇苦恼之际,她的一个无心之举竟开始让她的脸重新由黑变白。这一变化,还要从不断高涨的种粮成本说起。自打2010年陈薇从父亲手里接过2000多亩流转土地以来,洋埠镇的土地流转费用越来越高。没几年,一亩地的租金就从两三百元涨到了800元,同时雇佣人工的费用也从一天80元涨到了200元。为了降低成本,陈薇开始大量购置农机,提高机械化水平。
随后几年,陈薇陆续投入500多万元购置了大量农用拖拉机、烘干机、插秧机、平整机、开沟机等。这些机械不仅迅速减少了陈薇的用工量,更大大缩短了农民在户外劳作的时间,陈薇再也不用长时间在炙热的太阳下暴晒了。以前,稻谷收获后全靠露天晾晒,陈薇和上百名雇工要在晒场里来回翻动稻谷。“现在,我的烘干机一次就能烘干上百吨稻谷,只需要3个工人在室内就可完成。”陈薇说,机械化水平提高以后,她种粮的利润也好了,一年下来能有近百万元收入。更让陈薇高兴的是,在农场车间里的时间多了,她的脸蛋也慢慢“捂白”了。
今年年初农户们纷纷开始备耕时,陈薇将周边的中小种粮农民召集到她的农场,表示愿意为他们提供低价的机械化服务。陈薇说,种粮食这几年,自己体会到了种粮农民的艰辛,所以希望现代化的农机不仅能让自己的脸蛋越来越白,更帮助周边的农民能轻轻松松地种粮。
“机器换人”进菜园
旋耕机、微耕机轮番上阵,一块块农田瞬间完成翻耕、起垄,自走式蔬菜移栽机不一会儿将两行蔬菜栽种完毕,无人机自如地低旋在田地上方喷洒农药……在浙江省湖州市农科院试验基地召开的蔬菜产业“机器换人”现场会上,来自全国各地11家企业的30多种农用机上演了一番“机器大作战”,令在场观摩者目不暇接,连连叫好。
近年来,蔬菜已成为湖州市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作物。但蔬菜品种多、季节茬口复杂,生产机械化总体水平较低。为加快蔬菜生产“机器换人”,湖州市农机推广站邀请全市蔬菜种植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现场观摩蔬菜产业农机演示。演示的这些农机,在蔬菜田地耕作、栽植、施肥、植保、收获、包装等各个环节,均表现出省时省力、高效生态的非凡身手。如环保果蔬除虫喷雾机,利用臭氧和冰水产生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快速消灭病虫害,同时避免了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多功能田园管理机开进蔬菜大棚后,可在田间随意调转方向,集培土、除草、收割等功能于一身……
现场观摩者在观看完机械演示后均表示出极大的兴趣。长兴县馨馨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方见说:“我们合作社种植了500多亩叶菜,主要供应本地及杭州等周边城市。但最近连续高温,大棚内热得让人吃不消,合作社急缺干活的人手。如果能让更多机器代替人工,生产压力就小多了,发展的势头会更好。”
周晨淅整理
综合《浙江日报》《湖州日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