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养殖户付劲松做梦也没想到,短短两天时间,竟然能卖出土鸡蛋15万多枚。“零售价一块钱一个,节日开幕两天下来,赚了五六万块!”由于早已和其他销售商签有订单,卖了两天,付劲松就不敢再去 “摆摊”了,“回头不够交货可就误事了。”
付劲松所说的“节日”,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响导乡举办的“万亩桃花节”。 去年的首届桃花节,游客就突破了5万人次。今年,桃花节更是明确主题为“寻梦三国故道,情定洛神花海”,深挖历史文化,把桃花和三国故道、曹植、洛神等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首次推出定制文创产品“桃礼”,把桃花团扇、桃花酿、桃木梳、桃核手串、桃花茶等以“洛神”来命名,原料则全部来自万亩桃园,不仅让响导乡旅游有更加具体的形象符号,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位于江淮分水岭的响导乡,原本并非旅游之乡。2014年下半年,考虑到抛荒问题严重,乡里统一将条件较差的3500亩土地,统一挂网流转。不到一个月,来自砀山的果农刘尊跃考察发现当地很适合种桃树,就以500元/亩的价格全部流转下来,后期又扩大到一万多亩。
能卖桃子,也能“卖风景”。今年是桃树栽下的第四年,虽然枝杈还不大,但胜在万亩成片,一眼望去粉红艳艳,分外妖娆。在省城周边,这样的桃园还不多见。
举办“桃花节”,是响导乡产业转型的一次有效尝试。响导乡党委副书记谢长松认为,虽然桃花花期短,但带来的影响却是长期的,“5月中下旬桃子成熟,采摘期长达5个多月,一样可以带动周边餐饮、农特产品销售。 ”
响导乡桃花节的成功,也让6公里以外的八斗镇看到了发展契机。八斗镇将已成功举办了多届的诗歌评选活动从室内“搬到”室外,活动期间游客除了可以赏桃花之景、鉴诗词韵律之美,还能参与桃林古装自拍、观看最具本地风格的民俗文化表演。
“用文化 ‘搭台’唱旅游的‘戏’,发展赏花经济,是在新时代下农业赋予我们的一种新价值。 ”八斗镇党委委员陶婷婷认为,虽然近年“以花为媒”搞旅游的乡村很多,但这并不冲突,反而能形成一种“联动”,促进农村经济转型,“虽然都有花,但不同乡村有不同特色和韵味。共同发展,百花齐放。”
(张 倩 孙 金)
摘自《安徽日报农村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