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讲故事 孩子更爱听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为人父母,有一样技能是必备的,那就是给宝宝讲故事。然而,随着讯息技术的发达,许多家长弃“讲”从“听”,从网上下载或者直接应用手机APP软件,随时随地播放故事给孩子听。如此,孩子似乎很开心,家长更是乐得轻松,但这是一个好的选择吗,有声故事真的可以替代父母讲故事吗?

  家长  图省事 网上下载

  “儿子每天晚上都要听故事才肯入睡。以前是我和他妈妈轮流讲,现在则是直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在网上下载童话故事,播放给孩子听。”张先生觉得很欣慰,几个月下来,5岁的儿子已经用耳朵“读”完了《安徒生童话》《西游记》等十几本书。

  家长之所以下载有声故事,而不亲力亲为讲给孩子听,无外乎“图省事”和“讲不好”。当然,有些家长工作忙,很难抽出时间,让孩子听有声故事未尝不是一个选择。但很多时候,“太忙”只是借口,孩子听故事时,家长在一旁玩手机、打游戏的并不少见。另有一部分家长坦言“自己不如有声故事讲得好”。的确,故事音频一般都由主持人、播音专业人员录制,发音更标准、感情更丰富,甚至还有配乐等等。但故事音频里的声音是“冷冰冰”的,而父母的声音则会“充满温度”,“有温度的阅读”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听故事,因为姿势不正确、发育不完全等原因,孩子会在长时间的声光电刺激下,出现近视、斜视甚至弱视。而且,电子产品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会让孩子对只有图文的书本失去兴趣。长此以往,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会受到限制。

  孩子  不爱听 缺少陪伴

  每天入睡前,5岁的果果都会迫不及待地爬上床,听妈妈有声有色地讲童话故事,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进入梦乡。可今年开始,陪伴她入睡的那个甜美声音,不再是妈妈,而是网上下载的有声故事。虽然也能达到入睡目的,但果果依然表示:“更爱听妈妈讲的,因为妈妈边讲边和我互动,而且就陪在我身边,感觉特别温暖……”

  安安妈妈最近也碰上了一件烦心事:“我觉得有声故事中的声音和声调都很好,听起来更容易进入画面。所以,给6岁的安安换成用手机听故事后,她很快就习惯了,并且很喜欢。可自从喜欢上听有声故事后,我发现安安比以前不爱说话和见人了。放学一回家,就把耳机塞上,半天也不主动和我说一句话。”为此,安安妈妈后悔莫及。

  电子产品内容固定,无法依据孩子年纪、喜好与语言理解能力随时调整。同样一本绘本,念给3岁和6岁的孩子就应该有所区别,父母可以调整句子长度与速度,以符合孩子能力。更可以配合日常生活中孩子所遭遇的事物,做进一步联结与讨论,让孩子从中学习到更多内容,与父母的感情也会更加亲密。此外,终日和手机或者APP相伴,孩子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会变得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影响孩子社交能力的养成。

  专家  表演讲 孩子更爱

  “童话故事最能点燃儿童思想和语言的火花,但现在,点燃火花的不是家长,而是有声故事、手机软件、电脑、电视等。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的话就会减少,感情也会减淡,不少处于萌芽状态的心理问题或行为偏差往往就被忽略了。”对于家长选择电子“有声书”代替自己讲故事,不少专家表示并不建议。

  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多交流、多对话,尤其是多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很好地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从小会讲故事的孩子,长大后学习成绩也更好。那些故事音频在爸爸妈妈实在没办法时,可以临时替代,但不应成为常态。如果实在忙可以自己录音,然后放给孩子听。

  小贴示:讲好故事的6个秘诀

  1.多复述   一个故事多讲几遍,复述后可简要给孩子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教孩子学故事中的对话,最终让孩子自己能复述整个故事内容。

  2.轮流讲   如大人先讲一个,孩子后讲一个,比比看谁讲得生动。只要孩子讲得不错,就应多给鼓励,这样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接着叙   先由大人讲一段故事,让孩子根据故事的发展接着讲下去,大人可以假设几种结局,引导孩子打开思路,发展想象空间。

  4.作点评   给孩子讲完一个故事后,可以让孩子根据故事内容,对其中人物的行动、品质等进行评议,培养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

  5.多设问   在讲故事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设一个特定的条件,让孩子想办法解决:上学时下雨了,没带雨伞怎么办?皮球掉进沟里如何捞起来?大人不在家突然起火时你该怎么办等等,以调动孩子丰富的想象力,锻炼扩展性思维。

  6.常表演   孩子最具有表现欲,总希望自己的行为、话语受到大人的赞扬。引导孩子一起通过对话、动作和表情来再现故事。鼓励常表演,在游戏中学习,孩子开心,收效也更大。

  (温来生)

  摘自《京郊日报》

  ​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