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领域资金在流转过程中,涉及很多环节和人员,经手的人员多,相对容易滋生腐败链条。因此,扶贫领域反腐应该抓住关键少数和重点人群,即基层干部。在开展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的同时,也要堵塞扶贫领域的制度漏洞,确保每一笔扶贫资金都能到位,避免在流转过程中出现腐败问题。
中央纪委决定,从2018年到2020年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专家认为,这传递出的强烈信号是,未来3年,中央将加大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严惩扶贫领域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问题。
最近,中央纪委公开曝光8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
李兵昌是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镇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刁难的是申请五保供养申请的该村村民董某。
董某符合五保供养条件,多次向村委会提出五保供养申请。李兵昌以董某的弟弟生育二孩未缴纳社会抚养费为由,长达3年时间不予办理。
此后,有关部门认定董某的弟弟不需缴纳社会抚养费,并责令李庄村启动董某五保受理程序。
2016年12月,在村民代表会议对董某五保供养申请进行民主测评时,李兵昌误导群众代表,将董某五保申请故意曲解成低保申请,导致评议未通过。李兵昌因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已经是中央纪委2017年以来第三次公开曝光扶贫领域典型案例。2017年3月,中央纪委按照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的部署,聚焦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公开曝光了8起典型案例。2017年8月,中央纪委还公开曝光9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北京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每到重要节点集中通报典型案例,表明了中央的政治态度,那就是将扶贫攻坚提升到重大政治任务、政治使命的高度,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为扶贫目标的实现、扶贫资金的落实到位保驾护航。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2017年12月底,中央纪委当年已集中公布25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总计通报76名党员及领导干部。
在庄德水看来,中央纪委集中通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传递出中央加大扶贫领域反腐败的强烈信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不但损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影响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直接关系到反腐败的公信力问题。”庄德水说,“集中通报典型案例,既能够震慑不收敛、不收手的党员领导干部,也能继续扩大扶贫领域反腐局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