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徐石村有一片占地500亩的生态农场,农场的主人名叫李骥鸿。自2013年回乡创业以来,李骥鸿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成功建起了拥有113个设施大棚的创客生态农场,实现了创客、农户双双获利。
2013年,在外经商的李骥鸿回乡流转了村里的500亩地,盖起了设施蔬菜大棚。“一下子流转来这么多地,自己种的话,管理起来太困难,不如让一些喜欢农业并且具有创业精神的人跟着一起加入。”李骥鸿说。
想法虽好,如何实施。思来想去,李骥鸿想到了招商,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把创客引进到生态农场里来。“现在我和创客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我把现有的设施和大棚租赁给他们,收取一定的租金;另一个是我把基础设施作为股金,他们把项目和技术作为股金,我们共同分红。”李骥鸿说。
在生态农场,记者见到了大学生创客王胜原,2013年大学一毕业,王胜原就进驻生态农场创业,他的创业项目是繁育和销售多肉植物。“当初生态农场吸引我的地方主要是具有良好创业氛围和合作模式。”王胜原说,他通过第二种模式和李骥鸿合作。
“我现在发展了两个大棚的多肉植物种植园,你看这些多肉植物多漂亮。这些小植物,价格不菲,有的一盆卖到七八十元,还有的一盆能卖几百元。”王胜原说,通过分红提成,他两个大棚一年的效益在20万元左右。
在李骥鸿的生态园里,像王胜原这样的创客还有很多,不少是从省外来的。“我来自黑龙江哈尔滨,去年来到农场种植葡萄。”创客牟忠军说,他现在在农场租赁了3个大棚,每个大棚按面积大小算租赁费,3个大棚每年的租赁费5.3万元。
现如今,整个生态园区俨然成了一个创客乐园,目前共有46位创客,种植的产品有普通蔬菜、苗木,也有稀有水果、植物等。李骥鸿和这些创客们结成了一个联盟,叫“创客联盟”,而李骥鸿本人则被创客们称呼为“盟主”!
生态农场运作三年来,李骥鸿认为,他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的生态园打造成了一个创业平台,然后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吸纳那些想在农业领域创业的创客们进驻园区。每一位创客都是老板,把自己的园区交给这些创客们打理,他们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干劲更足。
“只要创客们手握一个好的产品创意,或者是一个有潜力的农业项目,都可以进驻‘创客联盟’。”李骥鸿介绍,创客的身份有很多种,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工人、有职业白领,但最多的还是实干的农民。
李骥鸿说,生态农场由民间资本投资,合作经营,共同受益,在当地尚属新鲜事物,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徐石村致富能手张国平,2014年租了农场3个大棚,大约7亩地,种植火龙果。“目前火龙果市场价在13元一斤,一亩火龙果盛产期每年可产3000斤,刨除各种费用,每年的收入比自己出去打工强多了。”张国平说。
从事农业多年,李骥鸿深知,资本和土地相结合的前提是,不能使农民脱离土地、脱离农业。“在创客们进入生态农业园之前,我给他们提了一个要求:必须优先雇用流转土地的农民为他们打工。”李骥鸿说,这种方式解决了农民流转土地后,没有了经济来源的困境。
(张 超)
摘自《农村大众》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