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秸秆串起一条产业链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职业“收秆人”月收入破万元

  “突突突……”上午10点,冒着绵绵细雨,四川省邛崃市冉义镇石子村村民龚国华开着一辆三轮车,来到大邑县蔡场镇万延村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车上满载着厚厚的几摞秸秆。这已经是当天上午,龚国华第二次运秸秆过来了。

  龚国华日常的主要工作是在冉义镇搞运输,但从2012年起,他在每年的小春、大春收割期间专运秸秆。曾经被农民丢弃的秸秆,而今成了龚国华等人的增收“法宝”。

  位于蔡场镇的这家生物公司主要从事蘑菇种植,秸秆是其主要基料。“我们将秸秆和鸡粪混合发酵后,用于栽种双孢菇,蘑菇采收后的菌渣再卖给农民当有机肥。”公司技术总监马金权介绍,他们以700元/吨的价格收购秸秆,一年能够规模化消耗秸秆2.2万吨,实现10万亩稻麦秸秆的综合利用。

  正是看到了其中的效益,大邑当地乃至周边地区出现了一批像龚国华这样的职业“收秆人”。清晨6点不到,龚国华便起床出门,开着他的机动三轮车在冉义镇各村辗转收秸秆,待装够了满满一车,他再开车一小时左右送到生物公司。

  龚国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车秸秆抛开水分、杂质大概170公斤左右,通常一天他能来回运送5次,按照700元/吨计算,可收入600元左右,然后每趟运输的油耗成本大约为13元,算下来一天的纯收入可达500多元。每到收割季,龚国华就会专职收秸秆一个月,纯收入在万元以上。

  收到秸秆后,到底怎么用呢?

  记者走进了生物公司的一间菇房,只见里面有6架蘑菇生产台,每架生产台有4层,里面密密匝匝种满了蘑菇。“我们将秸秆和鸡粪发酵后作为培养基料,种植蘑菇前铺大概20厘米厚。”马金权介绍,在打好基料层后,菇房常年维持18℃左右的温度,菌种将在其间渐渐长成菌丝,菌丝最终再长成双孢菇。这样的菇房共有48间,一年产菇6茬,按照10元/公斤的价格算,每个菇房一年可产双孢菇100吨以上,如今公司已实现了年产菇5000吨以上,产值约5000万元。

  菌渣种草莓  富了土质甜了效益

  除了产菇,生物公司每年还会产生近万吨的菌渣,这也成为当地及周边农户不可多得的有机肥来源。

  “我们以150元/吨的价格收购菌渣,然后用来种草莓。”在蔡场镇种植了18亩草莓的农垦公司负责人高勇刚告诉记者,由于草莓的生长周期为11月到次年5月,所以一般7月左右他们会开始往地里打基肥,再配比一定的氮肥和钾肥。

  “目前,菌渣在我们用肥中的总占比已达到了70%,算下来每亩的肥料投入大概在600元左右。”高勇刚表示,使用菌渣后不仅降低了肥料成本,而且有效提升了地力,让草莓的口感更好了。目前,他们公司每亩草莓的产值都在3万元以上。

  “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化利用秸秆,并形成了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多重效益。”大邑县农林局农建科科长牟继东告诉记者,为鼓励企业规模化综合利用秸秆,大邑县出台了鼓励政策,由财政对相关企业实施阶梯式补贴。此外,为了解决秸秆的临时堆放问题,延长秸秆综合利用周期,大邑县还鼓励建设集秸秆打包、收储、转运等功能于一体的秸秆转运中心,并对每个转运中心给予补贴。“有了这些转运中心,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就可在‘双抢’阶段消化农民地头的秸秆,等过了那个阶段还能消化转运中心内的秸秆,从而达到秸秆综合利用最大化。”牟继东说。

  (徐静蓉)

  摘自《四川农村日报》

  ​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