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泰 探索用无人机养鸭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说起农业养殖户,我们所想到的形象也许是这样的——顶着炎炎烈日拼命奔走追鸡赶鸭,或是站在泥泞沼地搅拌饲料。可如今的农村,孕育了一批“90后”新时代青年——他们继承了父辈勤劳质朴的品质,同时勇于开拓,运用新科技创新养殖技术,促进农业科技化发展。广东省遂溪县“鸭司令”杨永泰就是这么一个典型。

  勤恳劳作 希望能撑起一个家

  1992年出生的杨永泰,是遂溪县遂城镇新滩村人。他皮肤黝黑,留着一头短发。记者采访他时,他正操控着无人机监控养殖场,举手投足之间尽显文质彬彬。两年前,大专毕业的杨永泰,辞工回到家乡协助管理养鸭场。“毕业后我在江门打了半年工,一方面觉得工作报酬不高,发展空间很有限;另一方面家里实在缺人手,不想累坏了爸妈,所以我就决定回家创业了!”杨永泰憨憨地笑着说。

  养鸭场的工作很辛苦。杨永泰和弟弟每天早晨6点多就要起床,将鸭子从鸭棚一路赶到池塘里去,然后才可以回到已经清空的鸭棚,对鸭子们夜里生下的蛋进行收集和清洁工作。在鸭棚里,由于鸭子好动,容易踩脏鸭蛋,给拣蛋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清洁、装载好鸭蛋后,杨永泰和弟弟时常要开着小货车,行驶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为客户们送货。下午,杨永泰和弟弟又要忙着整理鸭棚和看管鸭子,防止个别鸭子“逃跑”。到了晚上,两兄弟还要把鸭子从池塘赶回鸭棚。

  杨永泰带着弟弟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将养殖场管理得井井有条。父亲经营养殖场20多年,一直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这让杨永泰感触颇深,他希望像父亲一样,用自己的双手为家里撑起一片天,同时运用新科技改善养殖场经营,打出自家的品牌。

  无人机养鸭 降低人工管理成本

  父亲拥有20多年的养殖经验,懂得不少的养殖技巧,并将这些经验传授给了两兄弟,但杨永泰并不仅仅满足于此。运用新科技为农业养殖服务,实现自动化养殖,是杨永泰对家庭养殖场最大的愿望。

  大专时期学习应用电子技术的杨永泰,对电子设备非常喜爱。今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上网时被无人机航拍的照片所迷倒,于是购置了一台无人机。当无人机到手的那一瞬间,杨永泰突然产生了一个新颖的想法——用无人机来赶鸭子和进行养殖场的监控工作。

  为何会闪现这样的念头?杨永泰告诉记者,每天人工驱赶鸭子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实在太多,一家人为此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有了想法,杨永泰便开始实施,没想到效果很好。“鸭子天生胆子小,它们怕鸟或一些飞行物,所以用无人机来赶鸭子成效特别显著。”杨永泰饶有兴致地向记者解释。

  每次无人机起飞前,杨永泰都会仔细地组装、检查飞机和遥控器等设备,并根据天气、风向等做出调整。

  当天采访完已近傍晚,记者欣赏了杨永泰用无人机赶鸭子的情景。只见无人机起飞后,他认真地观察无人机的飞行状态,时不时地抿抿嘴唇。操纵飞机将鸭子赶离池塘后,他将飞机定点于某处进行场地监察。偶有鸭子掉队,就马上操控飞机拦截。就这样,只要立于岸上阴凉处或坐于棚间,杨永泰就可以指挥一支鸭子大军,让鸭子们臣服于无人机下。杨永泰养殖了一万多只鸭子,只需大约20分钟,他就可以将所有鸭子赶回鸭场。而据杨永泰介绍,以前,父亲和两兄弟起码要花一个小时才能将鸭子全部赶回。

  杨永泰家的养殖场面积达60余亩,鸭子每日产蛋多达五六百个,如果单靠人力,成本实在不小。“以前家里也请过几个工人,但人工这笔支出太大了。”杨永泰告诉记者,现在用了无人机后,由两兄弟打理鸭场绰绰有余。

  与电商合作 实现“一条龙”服务

  据了解,目前国内无人机多用于航拍摄影和环境监测等工作,运用来赶鸭子以及对养殖场进行监控的做法并不多见。如今,杨永泰购置了两台无人机,并不断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上网自学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电子制作和维修。“我想通过科学技术来实现养殖的自动化,包括赶鸭、拣蛋、喂养等过程的自动化。”杨永泰向记者透露了他的计划。

  养殖场临近海沟,时常有海水补充入池,再加上杨家所进鸭苗来自海南,品种优良,因此多产青壳红心的海鸭蛋,口感好而品质优,特别受欢迎,多批发销往外地。杨永泰不满足于传统的销售模式,他已经计划与电商合作,借助互联网进行线上销售,将自家的优质产品销往外地。“我希望可以实现生产、包装、销售等‘一条龙’服务,逐步打造属于自家的品牌。”杨永泰说。

  杨永泰的创意做法使他在遂溪当地很有名气,当地群众喜欢称他为“鸭司令”,把他当成新一代“90后”农村青年的榜样。

  (陈凯杰)

  摘自《中国畜牧兽医报》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