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赚不赚钱,常常得看市场脸色。而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界牌镇田坝村11组村民但琪琳却不甘心如此被动。当笔者前去采访时,他一边打理丝瓜一边说:“必须要有自己的模式,才能在市场上掌握主动。”
40多岁的但琪琳种菜已有10多年经验。露地菜、大棚菜、瓜菜、叶菜,他都种过,而且面积都在10亩以上。“可不管怎么种,都摆不脱市场涨涨跌跌的怪圈。”他说,常常是菜贩子说多少钱一斤就多少钱一斤,别人卖多少钱一斤,他也只能卖多少钱一斤。2014年那年,黄瓜一角钱一斤都没人要,不仅没赚钱,他还倒亏了几千元。
于是,他开始思考、总结,摸索市场规律、了解顾客需求。为了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他还在2014年参加了县就业局举办的职业农民培训。两三个月后,他算是理出了头绪。
收购蔬菜的菜贩建议他种销价高的芹菜,但他拒绝了。在他看来,芹菜售价虽然高,却不适宜田坝村的土壤,没有产量,一样没有效益。经过筛选,他选择了适宜本地生长的丝瓜、苦瓜、豇豆等蔬菜品种。在用肥上,以前都用化肥,觉得这样工作量小,简单方便。可用这种方式,不但种出来的蔬菜口感差,土壤也会遭到破坏,容易板结。于是,他坚持去养猪场拉猪粪来给蔬菜作底肥和追肥。以前,他按经验打药,每隔一周打一次农药,一般会打两到三次。而他发现,农药多了,不光蔬菜不好吃,人们吃了也不健康。他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在真正能见到较多害虫时打药,很难有效果。而如果没有发现害虫,打药也是白费。于是,他选择在害虫产卵后喷药。这样只需少量的农药就能让虫卵爆裂,害虫杀灭在出生之前,用药少,效果好,一季菜基本上打一次农药就能解决问题。在销售环节,为了不受菜贩制约,他尽量批量生产蔬菜,将蔬菜拉到自贡、威远县城等周边城市卖。
现在,他的蔬菜销售价比以前提高了10%〜15%。今年很多菜农都喊价钱低、不好卖,而他种的黄瓜等蔬菜,每亩一季照样净赚近5000元,光一季黄瓜他就收入了6万多元。
(唐兆权)
摘自《四川农村日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