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的“盲人宣传队”
时间: 来源:农民文摘-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在太行山的沟壑里,常年行走着一群“没眼人”。他们拄着导盲棍,背着行军包,一个人的手搭在另一个人肩膀上,蹒跚而行。到一个村子,他们就停下,演奏、歌唱,唱的是太行山上流传了千年的民歌小调。这样的场景,已持续近80年。

  向天而歌

  山西省左权县小会村,盲艺人们一进村,平静的村子就热闹起来。

  “咚咚哩咚哩咚锵……”鼓点打起来,镲也拍起来,二胡唢呐相继演奏起来,人们从四面八方靠拢过来;妇女们抱着小孩,男人们抽着烟,老人们则在盲艺人旁边找个凳子坐下。

  每次在村里演出,除了唱传统民歌之外,盲艺人还不时穿插上宣传当前政策的歌。那天,他们演唱了倡导廉洁的歌曲——“新时代,新风尚,大操大办不提倡……”歌词由当地文化局编排,调子还是传统左权民歌的调。

  尽管现在村里人的娱乐活动多了,但一年能听上两回盲艺人的歌,在他们心中仍然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正月里梅花开,花开人人爱。光棍有心采一枝,拿回家去没人戴……”演出在队长刘红权的《光棍苦》中结束。《光棍苦》唱出了盲艺人们的辛酸,也正是这首歌,让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田青教授泪流满面。“他们唱着真情实感……盲艺人从来没有看见过太阳、看见过这个世界,他们是向天而歌,向着自己看不见但是真切感受到的世界唱……”田青称他们是“活着的阿炳”。

  流浪人生

  左权盲人宣传队成立于1938年。据不完全统计,有名有姓记录在册的成员有81人。如今,盲宣队共有10人。

  今年47岁的刘红权先天失明。他母亲也是盲人,盲艺人们每次到县城演出,都会住在他家。“那时候娱乐不多,盲宣队来了就跟过年一样。”刘红权说。

  后来,刘红权上了太原盲校,毕业很想跟着盲艺人一起去唱歌,但父亲坚决反对,怕他受罪。直到1995年,父亲去世,刘红权才最终跟着盲艺人走了,开始了奔波的人生。

  每年正月二十六,他们集合在一起排练半个月,然后开始下乡。白天赶路,晚上演出完就在村里住下,第二天又向下一个村子进发。到4月份,各自回家把冬天的衣服换了,再集合起来下乡。一走又是大半年,到了10月再换一次衣服,一直到腊月二十三才能放假回家准备过年。

  盲宣队生活很苦,却是这些盲人们为数不多的一条活路。

  “有时候觉得很快乐,有时候也觉得很不容易。”45岁的王树伟说,以前盲宣队有个鼓手名叫陈限庆,外号“肉三”,足足有200多斤重,他最怕过河了,“过河的时候,他就趴下来,让前面的人拉着走”。

  面对这样艰辛的生活,他们会抱怨命运,但更多的则是感恩。

  盲艺人们在太行山上吃千家饭,每一碗饭都要村民端到他们手里。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这辈子是报答不了你了,下辈子好歹睁开眼,也给你端一碗饭……”

  太阳开花

  左权民歌起源于南北朝,从劳动号子发展成为人们在耕地、放羊、恋爱、婚宴等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流方式,民歌曲调中尤以开花调最为优美动听。开花调采用比兴手法,上句咏物,下句抒情,任何物件均可开花,如“豆角角开花弯回来,不想走了你返回来”等。

  盲艺人们被田青发现后,开始走出太行山,到各地去演出。他们从没想到,这种近一个世纪的生存方式,竟将最原生态的左权民歌保留了下来。2006年,“左权开花调”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仿佛看到太阳开了花!”在北京演出结束后,听着雷鸣般的掌声,刘红权激动地说。回到太行山的盲艺人们获得了更多尊重和保障。

  尽管生活有了巨大变化,但盲艺人们行走太行山为老百姓带去欢乐的传统没有变。“他们听惯我们唱了,内容上是家长里短,能唱到他们的心里。”刘红权说。

  “只要老百姓爱听,我们就一直唱下去!”今年65岁的陈玉文是最资深的队员,虽然吹起笙来已明显吃力,但他还是愿意跟着盲宣队。“41年了,耍惯音乐了,还想和他们一起耍,走村串户,快乐得很!”

  据说,以前要进入盲宣队还要考试,但现在,大多盲孩子嫌太苦,不愿意干这行了。目前,盲宣队的成员中,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也40多岁了,谁来接班成为一个问题。为了让左权民歌传唱下去,今年3月,“刘红权民间音乐传习所”在晋中特殊教育学校开班了。盲艺人们相信,有了接班人,太行山上的“开花调”就会一直唱下去。

  (王菲菲)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