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分类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历代茶人富有创造性地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茶,外加茶区分布广泛,茶树品种繁多,制茶工艺不断革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茶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分类方法,有的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划分,有的根据茶叶外形来划分,有的按初、精制情况划分。在众多的茶类划分中,运用最广泛、认知度最高的当属中国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

  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全国有18个省(自治区)产绿茶,主要产地为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我国绿茶的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80%左右。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3个步骤。

  杀青方式有加热杀青和热蒸杀青两种,以蒸汽杀青制成的绿茶称“蒸青绿茶”。以最终干燥方式不同有炒干、烘干和晒干之别,炒干的绿茶称“炒青”,烘干的绿茶称“烘青”,晒干的绿茶称“晒青”。

  多年来的研究发现,众多茶类中绿茶最保健。市场上常见的名优绿茶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等。

  红茶

  制作红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形成的。所谓“发酵”,其实质是茶叶中原先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类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物——红茶色素。 这种色素一部分能溶于水,冲泡后形成了红色的茶汤,一部分不溶于水,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就这样形成了。

  我国最早出现的红茶是福建崇安一带的小种红茶,以后发展演变产生了“功夫红茶”。1875年,功夫红茶的制作方法由福建传至安徽祁门一带,继而在江西、湖北、四川、台湾等地得到大力发展。功夫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茶类,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于安徽的“祁红”和云南的“滇红”早已名扬海外,享有盛誉。市场上主要的红茶有祁红、滇红、川红、金骏眉、坦洋、汪洋等。

  青茶

  青茶也叫“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其色泽青褐。

  传统工艺的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汤色黄红,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郁,具有独特的韵味。

  乌龙茶主要产自福建、广东、台湾,因品种上的差异,乌龙茶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等。

  黑茶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黑茶一般原料较粗,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的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所以又称“边销茶”。黑茶是压制各种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各种黑茶的紧压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黑茶因产区和工艺上的差别有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

  白茶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晒干或烘干。白茶常选用芽叶上白绒毛多的品种,如福鼎大白茶,芽壮多毫,制成的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素雅,汤色清淡,味道醇香。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地。市场上主要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黄茶

  黄茶的加工工艺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黄茶主要的代表名茶有蒙顶黄芽、黄山黄芽、君山银针等。

  以上是中国的六大茶类,以这些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再加工茶”。主要有花茶、药用保健茶等。

  总之,中国茶类繁多,消费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和不同的季节,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茶。

  (佚   名)

  摘自《读者·乡土人文版》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