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的生活方式。南方的小背篓是用竹篾编的,是妈妈用来背孩子的。北方山区也有背篓,却是用荆条编的,用来背东西的,青草、柴火、粮食、蔬菜,无所不装。背篓差不多伴随着农民一年的劳作,许多人下地习惯背上背篓,回来的时候顺便捎回点什么。很多意义上,背篓是器具,也是伙伴。
编背篓的工艺并不难,我们村里的庄稼人差不多都会编背篓。首先要准备好荆条,一般是秋后上山采割当年生的荆条,稍风干就可使用。如果是用干燥后的荆条,还需进行浸泡,使之柔软。编的时候先起好底,尽量密实、平整,大小适度。背篓的腰身一般是镂空的,这样既轻便又省料。在接近顶部下半尺高的位置,有一个拦腰,是主要承载重力的地方,要编得粗壮些。收口是所有编织活中最关键的工序,要靠荆条的缠绕牢牢地锁住,还看不出丝毫的破绽,真正会收口才算会编背篓。
其实,用荆条编织的物件很多,背篓只是其中一件。山村人靠山吃山,几乎所有盛放类的器物都可以用荆条编织,大到屯粮食的茓子底、圆囤、扁囤,大牲口用的驮筐,小到笼子、粪箕子,甚至驴箍嘴。与背篓异曲同工的还有背囤,不同的是背篓是镂空的,而背囤要编得密密匝匝,专用来装“细软”之物。最简单粗糙的编织物是装梨、苹果、山楂用的筐,编时也不分荆条的粗细,也不去杈,只要起好底,三绕五绕就是一个,许多人学荆条编织就是从编这种筐子开始的。
锅盖
我小时候,家里的锅盖,不是木质的,也不是金属的,而是用高粱的秸秆编织的。
进入腊月就该蒸年糕、蒸大个饽饽了,通常在这之前要先换个新锅盖。
编锅盖也是个手艺活儿,但由于家家都要用锅盖,差不多家家有会编锅盖的人。父亲会编锅盖,哥哥也会编锅盖,哥哥编锅盖的时候我就在旁边陪着看热闹,熟悉从备料开始的整个流程。首先是选好秸秆,既要顺溜,又要匀称,粗细相当。选好的秸秆裁成段,长度随锅的大小确定,两头要留出折返回来的尺寸。把裁好的秸秆从中间一劈两半,然后用水浸泡,使之柔软。用锤头或其他平板的东西把浸泡后的秸秆拍扁,再用铲子除去里层的瓤,剩下秸秆那光滑柔韧的实质部分,就可以编织了。编的时候横竖交叉,利用不同的间隔和正反面的错落,排列出不同的花纹。整个锅盖的形状为一个多边形、正六角或是正八角。由于两头往后折返,锅盖的边缘既结实又没有茬口。
用新锅盖蒸出来的年糕、大饽饽或是白面包子,透着一股清香。后来,集市上出现了铝合金制作的锅盖,不仅坚固耐用,还显得干净,村里人纷纷改用铝合金锅盖。高粱秸秆编织的锅盖渐渐失宠,那编织的手艺怕是也要失传了。
锔绳
绳子是农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之一,最细的如纳鞋底用的麻绳、线绳,最粗的如井绳、套绳、缰绳。
有一种绳子巧妙地运用了滑轮的原理,一个人就能轻松地完成捆扎,既便捷又省力,我们管这种绳子叫锔绳。
男孩子到了10多岁就要开始供灶火,跟在大人们屁股后头学习割柴火。孩子小,割的少,背的也少,大人们常戏称为一雀叼那么多,或是有狗脖子粗。到了十六七岁,要是再不能像模像样地背回一大捆柴火回来,人们就要真的笑话了。
山里人精明也灵巧,割下来的柴火都是整整齐齐地捆成个儿,随便捡几根荆条,夹胳膊肘下一转就变得柔软起来,三五根拧在一起就是一条“绳索”,便把割好的柴火捆在一起了。如果单只这一捆柴火,既不用背架,也不用锔绳,只把镰刀往柴火里一捅,顺手扔在后背上就背回家了。如果是成天的去割柴火,是绝不肯背一捆就回家的,牛腰那么粗的要两三个、三四个吧,这就需要有一副背架,与背架配套使用的就是锔绳。
锔绳就是一条手指头粗细、丈许长短的绳子,特殊的地方是它的一端连接一个用树枝做成的锔子,捆扎的时候将锔绳的另一头穿过锔子,向相反方向用力拉,利用滑轮的原理,一个人就能将柴草捆扎紧。最大的优点是你并不用打结,只需将绳子别回来压住就行了,有柴草的弹力绝不会松开,而你需要解开时只需拉住绳子头,稍用力就行。
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