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农民巧念生态旅游经
时间: 来源: 作者:刘莉莉 字号:【

  青山绿水和淳朴民风,让泰国湄朗銮地区变成了生态旅游的前沿阵地。

  与一些地区大肆开发旅游资源破坏环境不同,湄朗銮的村民创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生态旅游经”:坚持以务农为主业,坚持原生态生活方式,而不是刻意讨好游客。

  旅游收益是“外快”

  湄朗銮的村民一直过着安宁的生活,每天早起到隐藏在青山绿水中的田间地头劳作。

  这一派风景如画、男耕女织的田园风情,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观光,湄朗銮已变成拍摄音乐电视和电影的著名外景地。

  村民基里蓬通是“丹汶管理组织”的成员,这个组织隶属泰国研究基金会,专门研究湄朗銮地区生态旅游问题。基里蓬通说:“每个人都直接地或间接地学到一些东西。”生态旅游业刚在湄朗銮地区发展时,只有3户人家愿意提供房间供旅游者住宿,最近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28家。村里还组成了施工队,建造专门接待旅游者的平房。

  目前湄朗銮村民仍以农耕为主业,旅游收益只属于“外快”。

  自己掌握管理权

  湄朗銮村民第一次冒出发展生态旅游的想法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9年他们开始与旅行社合作,旅行社负责将游客带到湄朗銮,当地村民则分享旅游资源。

  不过,当熟悉了旅游路线和景点后,旅行社就将村民“架空”,安排自己的导游全程陪伴。村民们虽然是合作方,但唯一的职责就是与游客拍照。

  为了拿回应得的收益,不甘充当生态旅游“附属品”的村民们经过一番努力,把生态旅游管理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按照村民们自己设立的规定,所有参与旅游工作者只能将旅游业当做兼职,仍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农耕上,对每个家庭持有的旅游股份设了一个最高限。村子把旅游收益分为3部分:50%用于维修旅游设施,40%作为股东红利,10%作为村里应急资金。

  坚持生活方式不变

  基里蓬通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煮咖啡,免费供应给村民和游客。村民尼达在他家位于山顶的土地上建起一间杂货铺和一间咖啡馆,招待游客喝早茶。村民苏拉实则开了一间旅店,站在旅店窗口即可眺望稻田。

  虽然湄朗銮地区已经发展成著名生态旅游景区,但大多数村民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

  基里蓬通说,村民们都知道以农耕为主业、保持原生态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丢失了农耕,丢失了原生态,丢失了地区特色,旅游业也不会支撑很久。尽管拥有6间乡村旅店,基里蓬通并没有荒废家里的稻田。“我们不鼓励村民把家里弄得很前卫来讨好游客。”他说。

  除了坚持生活方式不变,村民们还给游客定了规矩,例如不能穿过分暴露的服装,也不能酗酒等。

  尽管并非所有村民都愿意参与经营生态旅游,但旅游收入的确给每个村民都带来了好处,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最近,村里用旅游收益建起了一家公益托儿所。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