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同时也是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4月20日召开的2025农业展望大会以“强预警、稳预期、增信心”为主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于2014年创设,每年4月定期召开,12年来,已发展成为国内外了解中国农情、研判供需形势、展望市场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国际贸易政策、地缘政治冲突和极端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国内农业生产的影响愈加频繁和突出,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链和价格传导带来了冲击和不确定性。可靠的预警会带来稳定的预期,进而增强各方的信心。在此形势下,中国农业展望大会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
预警是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的第一道防线。强预警也将增强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主动权,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面对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通过构建完善的预警体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气象、土壤、市场等多方面数据精准监测和科学分析,提前对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发出预警,政府相关部门和农业从业者便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预期是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和市场双重因素制约,从业者迫切需要稳定的市场预期来指导生产决策。中国农业展望大会通过发布权威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以下简称 《展望报告》),对未来10年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走势进行分析预测,为市场提供清晰的预期导向。最新发布的《展望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将实现量质全方位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将显著增强。稳定预期,既能让农民放心投入生产,企业安心布局产业,也能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农业领域,促进农业产业链的稳定和农业产业升级,增强我国的国际市场话语权。
信心是激发农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的源泉。信心无形,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人才集聚、资本投入、技术突破。对农业从业者而言,信心意味着相信自己的辛勤付出能获得合理回报,相信农业产业有着光明的前景。《展望报告》中对20多个品种的分析预测,将促进社会各界形成对农业未来的共识。明确的政策信号、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可靠的风险预警,无疑将激发农业从业者信心,让他们更有底气投身农业生产,加大在农业领域的研发和创新投入,共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举办的第12年。“12”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圆满,又蕴含着周期性的开端。我们期待大会能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提升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强化预期引导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农业从业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助力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稳步迈进,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