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产量稳中有增 消费量略有下降
时间:2025-05-16 11:12:56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纪龙 字号:【

  2024年,中国稻谷面积、单产和产量实现“三增”。其中,播种面积4.35亿亩,比上年增长0.2%,连续3年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主要得益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种稻积极性;早籼稻和中晚籼稻部分产区虽遭遇不同程度自然灾害,但受灾影响总体有限,稻谷亩产477公斤,比上年提高1.2公斤,增长0.3%;产量2.08亿吨,比上年增加93.2万吨,增长0.5%,连续14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稻谷消费量1.95亿吨,比上年下降4.9%。其中,口粮消费量稳中有降,工业消费量和种用消费量小幅增长,饲用消费量明显下降。国际米价高位运行,持续高于国内大米价格,大米进口量连续第2年大幅减少。全年大米进口量166万吨,出口量111万吨,比上年分别下降37.1%和30.8%。国内稻米价格先涨后跌,全年平均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

  未来10年,国家将持续加大对稻谷生产的支持力度,价格、补贴和保险“三位一体”的种粮农民利益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为稳定稻谷种植面积提供有力政策保障。随着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持续推进,良田、良种、良法等科技支撑能力日益增强,稻谷亩产将稳步提高。预计中国稻谷播种面积稳中略降,亩产逐步提高至502公斤,产量稳定在2.1亿吨水平。稻谷消费量略有下降,在2亿吨水平小幅波动,市场供需平衡略有盈余。其中,受人均口粮消费量下降和总人口数减少等因素影响,稻谷口粮消费量稳中略降,预计2034年1.44亿吨,年均下降0.7%。国际大米供需将保持宽松格局,国际大米仍具有相对价格优势,中国大米进口量将有所增长,但随着国内稻米优质化率持续提升,国内有效供给增加,大米进口量增幅有限,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受生产成本上涨推动和稻米优质化、品牌化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稻米价格将稳中略涨,但在供需宽松的背景下,价格上涨幅度有限,将保持在合理水平。

  未来10年,中国稻谷产业发展还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稻谷生产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仍面临极端天气频发重发的气候风险,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大米主要出口国生产波动加剧和出口政策频繁变动等因素深刻影响国际大米的供给和市场价格,进而对国内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