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果产业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粮食、蔬菜的第三大种植业,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中国水果供给充足,产量3.35亿吨,比上年增长2.2%;消费量3.28亿吨,增长2.4%;水果及制品进口量867.97万吨,出口量658.85万吨,分别增长3.4%和31.1%,贸易逆差109.14亿美元,比上年收窄3.75亿美元;全国6种水果平均批发年均价7.24元/千克,比上年下跌2.0%。展望未来十年,中国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品种结构、区域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水果产量稳中有增。由于水果比较收益较高拉动市场主体种植积极性,尤其是一些特色、优势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受水土资源短缺的刚性约束,水果种植面积继续扩大的空间有限,整体保持基本稳定。在品种、砧木、种苗繁育、机械装备等方面科技创新驱动下,加之老旧果园改造升级、优势产区集聚、标准化绿色生产体系构建等,水果单产继续提高,带动水果产量持续增长,预计2034年水果产量3.47亿吨,与基期相比年均增长0.6%。
水果消费小幅增长。由于品种多元化、熟期结构优化、产地转换等,部分水果基本实现了周年供应,加之电商配送体系完善、水果进口便利化等,居民水果直接消费增加,中高端、优质品牌果品消费需求提升,特色小品类水果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随着水果加工技艺提升和品类多元化,市场对水果制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加工消费成为重要增长点,如果干、果泥、冻干果片、果酱、果汁等产品。预计2034年水果消费量3.45亿吨,与基期相比年均增长0.8%。
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5年4月,中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由贸易协定,自贸伙伴遍及五大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深入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区域贸易,未来中国还将进一步扩展朋友圈,进一步激发双边贸易投资合作潜力,促进水果贸易开展。预计2034年中国水果(折鲜)进口和出口分别为2421万吨、2165万吨,与基期相比年均增长分别为7.3%和8.8%。
市场价格波动上涨。要素投入增加、生产流通成本上涨以及果品质量提升,支撑价格上涨,但随着科技创新推动水果单产继续提升,贸易便利化增加水果进口量和品种,水果供给充足,水果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形势仍将持续,水果价格上涨空间有限。此外,随着消费者高品质、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高质量、新奇特、适合采摘观赏和加工产品类型丰富的水果消费将进一步增加,水果价格持续增长,但产能过剩、同质化的普通水果价格将呈下降态势,水果价格两极分化加剧。
未来十年,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但仍会受到气象、国际贸易、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等因素影响,产业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