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养殖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饲料产业在保障畜禽产品稳定供给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加快转型升级,饲料行业整体呈现出产量增长趋稳与消费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2024年受养殖端消费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饲料产量结束“十连增”,从高位回落。总的看,展望期内,随着养殖规模化水平提升与智能化养殖技术推广,工业饲料需求将步入平稳增长通道,消费结构呈现“总量稳定、结构升级”特征。饲料原料进口渠道日益多元,原料供给体系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叠加储备调节机制日趋完善,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料价格波动趋缓,饲料成本趋于稳定。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数字化、精准化饲喂技术加速普及,推动饲料行业向高效、低碳模式转型,逐步构建规模发展与生态效益协同的新格局。
2024年市场形势回顾
中国饲料工业逐步进入存量优化与质量提升并重的新阶段。2024年全国工业饲料产量、消费量、进口量均不同程度减少,饲料价格维持相对低位运行。
饲料产量稳中略减,产品结构相对稳定。2024年,工业饲料产量3.15亿吨,比上年减少2.1%。其中,配合饲料产量2.94亿吨,比上年减少2.3%;浓缩饲料产量1294万吨,比上年减少8.8%;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695万吨,比上年减少2.0%。
养殖需求趋于稳定,饲料消费稳量支撑。2024年,工业饲料消费量3.12亿吨,比上年减少2.5%。其中,猪饲料消费1.42亿吨,比上年减少4.3%;肉禽饲料消费9567万吨,比上年增长1.2%;蛋禽饲料消费3278万吨,比上年增长0.6%;反刍动物饲料消费1545万吨,比上年减少6.9%;水产饲料消费2198万吨,比上年减少6.0%;其他饲料消费352万吨,比上年减少8.9%。
饲料原料进口规模缩减,进口来源日趋多元。据海关总署统计,全年饲用谷物原料累计进口4872万吨,比上年减少15.8%。饲用蛋白原料累计进口862万吨,比上年减少10.4%。饲料原料主要进口来自巴西、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乌克兰5个国家,合计占比87.0%。
饲料原料价格总体下行,主要饲料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国内玉米、豆粕市场供给充足,价格持续回落。玉米年度均价为2.53元/千克,比上年下跌14.8%,年度均价为3.64元/千克,比上年下跌21.0%。
饲料价格走势与原料价格基本一致。育肥猪、肉鸡、蛋鸡配合饲料集贸市场全年平均价格分别为3.54元/千克、3.65元/千克、3.36元/千克,分别比上年跌9.4%、8.6%、8.9%。
未来10年展望
展望未来,受养殖业规模化、环保政策深化及消费需求升级影响,饲料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凸显,逐步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业饲料产量保持增长态势。未来10年,随着畜禽养殖持续向工业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工业饲料普及率将继续提高,配合饲料使用比例有所增加,饲料需求稳步增长,增速呈现放缓态势。预计2025年,工业饲料产量3.19亿吨,与上年相比显著增长;2029年工业饲料产量3.32亿吨,比基期增长6.2%;2034年达3.38亿吨,比基期增长8.0%,年均增长率为0.8%。
工业饲料消费结构逐步调整。未来十年,随着人口总量减少趋势凸显、老龄化进程加快,动物食品消费增速趋于放缓,结构逐渐调整,工业饲料消费呈现“总量平稳、结构升级”的特征。预计2025年,工业饲料消费量为3.18亿吨,比上年增加2.0%;2029年为3.30亿吨,比基期增长6.4%;2034年达3.35亿吨,比基期增长7.9%,年均增长0.8%。其中,猪饲料需求稳中有降,水产需求有所增加,禽饲料和反刍动物饲料消费需求较快增加,推动蛋白质原料需求结构转型。
饲料价格将延续弱势运行态势。从短期来看,玉米、大豆等主要饲料原料供应充足,预计2025年其价格将在低位波动后逐步趋于平稳,整体饲料价格维持弱势。中长期看,随着中国饲料原料自给能力的提升、减豆替代与低蛋白日粮技术的推广,以及进口来源多元化,饲料原料供应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同时,畜禽养殖规模和饲料原料需求将趋于稳定,供需波动减缓,饲料价格的波动性也将随之降低。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