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乳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乳制品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明确“不再使用复原乳生产灭菌乳”。“灭菌乳”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市面上的“纯牛奶”,原料奶更多使用生鲜乳而非“复原乳”,意味着我国纯牛奶的品质再一次得到了提升。该国标修改将会对乳品生产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近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永裕。
新国标助力奶业纾困
“生鲜乳富含多种活性营养物质,用其直接加工的纯牛奶比复原乳加工的产品口感风味更好,有利于增强国内乳品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林永裕表示。相较于经过多次高温处理的复原乳,生鲜乳加工的灭菌乳营养更丰富,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乳品的需求,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从新希望乳业官方网站获悉,新希望乳业作为立足西南区域的乳制品龙头企业,旗下有15个主要乳品品牌、16家乳制品加工厂、12个自有牧场,灭菌乳、发酵乳、调制乳、乳饮料等是其主要经营的品类。林永裕表示,此次国标修改对自己公司灭菌乳品类没有影响,因为目前公司生产的灭菌乳用的都是生鲜乳,而非复原乳。同时他认为,国标修改将对我国灭菌乳品类整体行业产生利好。
2023年以来,乳制品行业面临需求放缓和进口冲击的压力。林永裕认为,国标在此时修改,使得进口纯牛奶无法以“添加了复原乳的灭菌乳”名义再进入中国市场,保护了国内奶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同时灭菌乳新国标向全球传递了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号,未来国产纯牛奶在出口市场上将更具优势,有利于推动国内奶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中国奶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国内奶业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融合。
新国标修改对当前奶业走出困境有极大帮助。“在目前的生鲜乳过剩阶段,新国标落地将使得乳企对生鲜乳的需求增加,有助于稳定奶牛养殖规模,避免奶农因生鲜乳滞销而大量淘汰奶牛,防止行业产能过度缩减,使奶牛养殖业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为奶业市场的后续发展保留基础产能。”进一步地,生鲜乳需求增加,奶农的生鲜乳销售渠道得以拓宽,销售价格也有望得到一定支撑。因此国标修改也将有利于增加奶农收入,缓解奶农在生鲜乳过剩阶段面临的经济压力,提高其生产积极性,维持奶业产业链上游养殖业的稳定。
新国标对奶源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林永裕判断,国标修改后,消费者对原料奶来源的牧场环境、奶牛品种与饲养方式、奶源可追溯性将会有更高要求。他认为,新国标落地后,企业最应该关注的是生鲜乳的供应和质量。
“国标修改促使加工企业更加关注上游奶源质量。新希望正加大对优质生鲜乳的采购和对奶源基地建设的投入,稳固构建养殖与加工的长效利益联结,推动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稳步提高优质产品的供应能力。”林永裕表示。
纯牛奶的加工与奶牛养殖行业息息相关。《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显示,新希望乳业的原料奶主要来自自有牧场、合作大型奶源基地和规模化养殖合作社,有效地保证了公司的原料奶供应。但也面临着由于奶牛养殖中的疾病隐患而导致公司原材料供应不足、自有奶牛减产减值以及产品消费量下降的经营风险。
面对行业低谷和新国标要求,近年来新希望乳业不断推动养殖技术进步,采取多种方式提质增效。
“我们一直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标准,指导和监督检查养殖场科学养牛,饲养健康奶牛,严把饲料、添加剂、兽药残留等环节,每天进行严格的原料与牛奶质量检测,拒收不合格的饲料、添加剂和牛奶。”林永裕介绍。“通过改进奶牛饲养方式、加工工艺等,进一步提高牛奶中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吸收率,同时降低脂肪、胆固醇等不利于健康的成分含量,优化纯牛奶营养。”
近年来,新希望乳业在奶源建设与品质提升上下了不少功夫:加大对奶源基地的投入,建设更多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牧场,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奶牛的养殖水平和牛奶产量与质量;建立严格的奶源质量检测体系和追溯系统,从奶牛养殖、饲料供应、挤奶运输到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奶源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我们奶源的95%是签订中长期收购合同,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牛奶价格根据市场行情做一些调整,按照优质优价原则进行收奶。对于流动资金有问题的牧场,我们会给予资金支持。对于养殖水平较低的奶农和牧场,给予生产技术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单产和降低成本。”林永裕介绍。
“以生鲜乳为原料生产的灭菌乳,产品包装只标注‘纯牛(羊)奶(乳)’,标签更加清晰,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产品成分,选择更为简单。这有利于增强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提升消费体验,促进奶业市场的良性循环。”林永裕表示,“在新国标指导下,新希望将持续提升本地新鲜奶源的规模与品质,研发新的杀菌工艺及设备用于生产更好的纯牛奶,提高纯牛奶产品的新鲜体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