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道地药材产区
时间:2025-04-23 15:34:03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甘肃

  甘肃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河岳根源、羲轩桑梓”的美誉。甘肃中药材品种有2500多种,目前形成了当归、党参、黄芩、黄芪、大黄、甘草、枸杞、板蓝根、柴胡、款冬花等十大陇药。其中,入选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的中药材有岷县当归、渭源白条党参、陇西黄芪和兰州百合。

  中宁枸杞 点亮宁夏之红

  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中宁枸杞本名宁安枸杞,以原产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宁安堡而得名。在明代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医学家李时珍就对中宁宁安堡枸杞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中宁县所在的卫宁平原,是宁夏枸杞的发源地和原产地。中宁枸杞以果实枸杞子为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的滋补品,是中宁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得益于清水河和黄河水交汇灌溉,中宁县土壤富硒且含多种矿物质元素,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栽培技术体系完善,枸杞干果为鲜红色或暗红色,不规则皱纹,味甜、微苦,鲜枸杞子色泽艳红。富含人体所需的枸杞多糖、黄酮、甜菜碱等生物活性成分和多种氨基酸,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等营养元素。

  近年来,中宁县大力实施基地稳杞、龙头保杞、科技兴杞、质量立杞、品牌强杞、文化活杞“六大工程”,加快构建产业标准、绿色防控、质量检测和产品溯源 “四大体系”。全县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亩,占全区枸杞种植面积的55%以上,深加工转换率达37%,产业综合产值超140亿元。

  精河枸杞 杞中“红玛瑙”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是中国最著名的枸杞之乡。新疆的枸杞是20世纪60年代从宁夏引进的。引进的枸杞极度适应新疆的生活环境,现在,新疆枸杞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

  得益于新疆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气候干旱、积温高、日照长,加上昼夜温差大,为枸杞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新疆枸杞颗粒饱满、肉质丰富,色泽鲜红,口感甘甜,且果型更大、肉更厚、营养更丰富。新疆生产的枸杞红色素含量高,药用价值高。

  近年来,精河县以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基地稳杞、龙头强杞、科技兴杞、质量保杞、品牌立杞和文化活杞”工程。政府在品牌保护和政策法规方面持续发力,大力实施品牌立杞工程,开展“精河枸杞”区域公用品牌策划,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监督和管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枸杞产业促进条例》为精河枸杞提供政策法规体系和法律保障,先后获批精河枸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岷县当归 品质独树一帜

  岷县当归,俗称“岷归”,有1700多年的药用历史和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独特的栽培和加工方式,使得岷县当归具有独树一帜的质量和品牌,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的美誉。

  定西市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麓、西秦岭和陇南山地接壤的高寒阴湿区,西连青海、南通巴蜀、东接三秦。这里气候凉爽,空气湿润,光照充足,雨量适宜,是我国当归种植最适宜的产区。岷县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

  近年来,随着岷县当归试验站、岷县当归研究院的成立,岷县已发展成为年种植中药材60万亩的中药材大县,其中当归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为着力推进岷县当归绿色标准化种植和品牌宣传,按照示范基地建设和品牌共荣共损的策略,针对建设示范基地产品进行授权使用岷县当归商标品牌,依托项目建设,免费发放标识和包装箱,使岷县当归品牌市场化和价值化。岷县当归先后获得了中国农业重要文化遗产、原产地标记认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等26 项国家级殊荣。

  渭源白条党参 滋补良药 参中翘楚

  定西市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称,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定西市渭源县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这里的党参长相清秀,色白条直,肉质饱满, 因此得名“白条党参”,也被称为渭源“小人参”。

  白条党参之所以品质优良,也得益于它的生长环境和土壤条件。渭源气候干旱,属温凉半干旱类型,海拔1930〜3941米,海拔差较大,平均气温5.7℃,年降水量525毫米,平均无霜期140天,平均日照时数2421小时,满足党参不同生育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根茎的膨大。产区土壤主要为黄绵土和黑垆土,土质疏松,结构好,腐殖质含量高,土层深厚。两种土壤均疏松,易耕作,易排水,有效保障了白条党参的质量。

  渭源党参种植面积39.44万亩,占甘肃省党参种植面积的70%,占全国党参产量的20%,渭源县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党参道地产地和“党参之乡”。

  陇西黄芪 芪中精品

  陇西县位于定西市中部,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这里资源丰富,产业发达,享有“西北药都”之称,宜产多种道地优质中药材,党参、当归、红黄芪量大质优,驰名中外,是“中国黄芪之乡”。

  陇西地处黄土高原,渭河上游,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为黄芪的生长提供了舒适的环境。黄芪种植区土壤以黄绵土和灰褐土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每千克104.77毫克、19.32毫克和183.38毫克,有利于深根性黄芪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积累,是黄芪生长发育的最佳地区。

  目前,陇西黄芪种植面积每年都稳定在10万亩左右,年产量达2.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黄芪药源基地,所产黄芪根条粗大、质坚而绵、粉性足。据检测,陇西地产黄芪合格率100%,有效成分含量是《中国药典》规定的4至8倍。产品畅销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及制药企业,同时出口韩国、日本等地,年出口量达到3000吨。

  兰州百合  高寒山谷育奇珍​​​​​​​

  百合的种类有很多,但其中最为出名的食用百合要数甘肃的兰州百合。白如凝脂的兰州百合,是世界上唯一可食用的甜百合,吃起来脆嫩香甜,蒸炒炖炸烤总相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的A级产品,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兰州百合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20年,兰州百合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兰州市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季,垂直气候变异显著。气温、热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弱,光照随海拔升高而增强,降雨量由南到北降低。典型的黄土高原疏松沙土与含水不涝的特殊山坡地貌,辅以极大的昼夜温差,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兰州百合“独一份”的品质特征。

  近年来,兰州市着力打造兰州百合名优特精品和知名品牌,大力推动百合产业转型升级,百合种植面积不断增大,销售版图不断延伸,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百合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来源:本刊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