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农产品的安全程度、质量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近年来,为保障城乡居民“舌尖上的安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明确“守底线、建机制、优供给、提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目标,凝心聚力、主动作为、持续发力,使章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强基固本
筑牢安全“压舱石”
近年来,章丘区始终坚持产、管两手抓两手硬,全面创建了“监管工作有人抓、生产过程有标准、违禁农药买不到、农残超标检得出、上市产品可追溯、违法行为重惩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六要素模式”。
牢牢把握产、管“两条主线”,章丘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到“十四五”末,有效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达到50余项,基本覆盖了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和以章丘大葱、龙山小米、明水香稻为代表的1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及其他章丘名优特新农产品,并持续更新应用于生产。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配合衔接机制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
农产品药残检测能力明显提升,紧盯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问题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聚焦重点食用农产品品种,采取精准治理模式,控源头、抓生产、强执法、建制度,实现重点问题重点突破。
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主要农产品实现分类追溯管理。农产品信用体系更加完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进一步健全,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隐患显著减少,公众消费信心大幅提升。章丘区“三品一标”总数达到208个,为全区打造乡村振兴省会标杆提供了有力支撑。
健全机制
提升监管“战斗力”
健全网格体系,实现“监管工作有人管”。区级层面构建起“1个行政科室+1支执法队伍+1个检测中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队伍。镇街层面公开招聘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240名,并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精准化监管,创建3个省级示范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了纵到底、横到边、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化监管,确保农业综合执法全覆盖。
强化规范建设,实现“生产过程有标准”。累计制定、修改、推广各级农业地方标准50余项,完全覆盖了章丘区域范围内种植农作物,实现了“有标可依、按标生产”。创建了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16家,建成绿色农业核心示范区2万亩。农药、化肥用量持续下降,“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和新增量保持稳步提高。
强化源头把控,实现“违禁农药买不到”。聚焦非法添加、违禁农药使用等突出问题,全面禁止销售高毒、禁限用农药,深入实施农资经营店专项整治行动,为405家农资经营店发放农药经营许可证,告知公示农药产品1000余个,从源头上确保“违禁农药”买不到。
完善监测体系,实现“农残超标检得出”。形成市级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并重,区县监督抽查为主,镇街速测筛查为主的监测网络,完善了区县农检中心、镇街农产品质检室、基地速测室的三级监测体系,实现了农产品检测全覆盖,充分发挥检测“雷达”作用。
推行智慧监管,实现“上市产品可追溯”。在全区搭建农产品追溯、农资监管、监测信息“三大平台”,建成农产品追溯基点89个、农资监管基点305个,做到生产源头可控、经营流向可寻、使用记录可查、管理全程可视,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智慧化监管全覆盖。深入推进食用农产品电子合格证打印与追溯平台的对接,65家农产品追溯基点具备了电子合格证的打印能力。
深化检(监)打联动,实现“违法行为重惩处”。建立并严格落实“检(监)打联动”机制,深化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协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主动性、靶向性风险管控,震慑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解决和治理了一批顽疾痼疾,依法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成效显著。
尽管章丘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存在的相关风险隐患依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检验检测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不高,速测筛查亟需升级换代,监管能力与农业发展还不匹配;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衔接环节仍旧是监管的薄弱点,以市场准入来倒逼产地准出的衔接机制尚在探索阶段。
多措并举
织密舌尖“安全网”
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各级依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属地管理责任,逐级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领导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监管人员的岗位责任以及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全覆盖。
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支持,推动建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相匹配的财政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持续实施基层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制度,加大监督抽检经费保障力度,科学制定监督抽检计划;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建设的资金支持,满足各类建设项目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的需要;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
加强队伍建设。大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和检测三支队伍发展,形成县区、乡镇、村完善的农产品监管体系。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促进经验交流,提升三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监管工作科学化、检测工作精准化和执法工作规范化水平。
增强部门协调。依法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有效整合资源,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
科学宣传引发社会关注。充分利用现代化公共媒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宣传,提高公众质量安全法治意识。健全与媒体的快捷、联动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媒体引导和推动作用,采取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报道主管部门预审制度,正确引导舆论,为深入推进章丘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