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是带着化橘红树苗来的。”3月6日上午,在广东代表团举行代表小组会议中,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会长廖志略拿出一株化橘红树苗,向与会代表生动介绍了化橘红产业近期的发展情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为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廖志略代表别出新意,从距离北京两千多公里的广东茂名,带着当地土生土长的化橘红树苗和他满满的建议而来。他是一名来自基层的“90后”新农人,2015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化橘红产业。他表示,化橘红自去年8月被纳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犹如老树发新芽,为这一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会上,他指着树苗上含苞待放的花朵说道:“这含苞待放的花,就像我们整个化橘红产业一样,如今也是百花齐放,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何为化橘红?据他介绍,化橘红距今已有超过1600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始终作宫廷贡品所用。作为广东茂名化州道地土特产,化橘红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化州橘红区域公用品牌还入选了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这让我印象深刻也备感振奋。”今年两会,廖志略代表再次为当地化橘红产业和更多乡村特色产业发声。
“多数药食同源原料源自农产品,像人参、枸杞、山药等。产业发展可带动中药材种植、养殖等相关农业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他说道,同时,还能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经济繁荣。
药食同源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潜力巨大。在消费升级和健康需求增长的背景下,能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此,他建议相关部门能够推动药食同源产业与农业融合,指导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先进种植技术;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药食同源健康旅游项目;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药食同源产品线上交易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除了化橘红树苗,在他此次参会的行李箱里,还带了很多化橘红产品,化橘红膏、化橘红茶、化橘红拖罗饼、化橘红鸡仔饼、化橘红饮料等等。“我想向全国人民展示化橘红产业在获得‘药食同源’认证后的新变化和新成果,我们正在开发化橘红相关的奶茶、酒饮,相信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接触了解化橘红的机会,让产品和销售渠道都更加多元化。”
平日里,廖志略代表还通过直播带货、微短剧推广等形式,提升化橘红在年轻人群体的认可度。他还建议,希望通过短剧讲述全国各地乡村的真实故事,展现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特色农产品,吸引观众关注各地农文旅资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从田间到屏幕”的价值跃迁。
加大“药食同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药宝库组成部分的宣传力度,可以提高消费者对药食同源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促进健康消费。加强药食同源产品的品牌培育和市场推广也具有重要意义。药食同源产业涉及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有助于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新途径。同时,还可以推动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为此,他建议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培育药食同源产品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