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据统计,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为99.2%。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我国现行有1610项标准,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了全部340多种食物种类,覆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从原料到产品的各个环节,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全人群。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随着食品行业迅速发展,新的食品业态、技术不断涌现,部分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拉果乡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吉列子日表示,他在调研中发现,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违法成本较低、追溯机制不完善等情况,亟需通过制度创新构建更严密的防控体系,守护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为此,他建议:
建立食品安全违法“追责制”。一是对涉及违法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双罚制”,在处罚企业的同时追究实际控制人法律责任。二是建立全国联网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将重大违法信息纳入个人征信系统。三是对故意实施食品安全犯罪人员设立行业终身禁入制度。
健全食品安全处罚标准体系。一是对使用非食用物质、故意篡改保质期等恶性行为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二是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并提升最低保额。
构建智慧化风险预警平台。一是加快建成覆盖全国餐饮单位的“明厨亮灶”智能监控系统。二是在重点食品生产企业推行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全流程数据上链。三是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风险大数据中心,实时抓取网络舆情、投诉举报等风险信号。
强化基层执法能力建设。一是按辖区人口适当比例配备专业监管人员。二是为县级市场监管部门配备便携式快检设备,检测范围覆盖常见非法添加物。三是建立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对连锁餐饮企业实行“总部所在地牵头监管”模式。
完善社会共治机制。一是设立食品安全举报专项奖励基金,按案值给予举报人适当奖励。二是在食品包装强制标示“安全风险二维码”,扫码可查检测报告、原料溯源等信息。三是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编制分级科普教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