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慧代表:加大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支持力度
时间:2025-04-23 10:28:29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武陵山片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摆手舞、辰河高腔、土家族织锦技艺等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需要被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天山堡村党支部书记冉慧说。

  武陵山片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重庆市的渝东南地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这些地区由于山高水险,交通不便,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流传提供了条件。当地产生了苗族鼓舞、土家族毛古斯舞、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等多项传统艺术和技能。此外,苗族古歌、土家族梯玛神歌、土家族山歌、土家族薅草锣鼓歌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日常工作中,冉慧通过广泛调研、走访群众,发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及政策执行不足。武陵山片区由于地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更为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有的非遗保护工作停留在表面,如仅在申请时给予关注,申请成功后缺乏持续性的保护措施。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的不足,使得非遗保护难以得到长期、稳定的支持。

  二是传承人断代与技艺传承遇困境。武陵山片区的非遗传承人面临年龄断层问题,老一辈传承人逐渐减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缺少兴趣,大多流向城市。此外,非遗相关产业发展尚不充分,传承人难以通过非遗文化表演等活动维持生计,这进一步加剧了技艺传承困境。

  三是非遗项目缺乏创新与发展动力。一方面,从事非遗传承的人越来越少,限制了非遗的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真正能耐心学习、发展和创新非遗的年轻人少,这使得非遗项目难以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缺乏持续的发展动力。

  对于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冉慧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非遗挖掘与整理。对武陵山片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建立完善的非遗档案和数据库,组织专家学者对非遗项目进行研究和评估,明确其历史价值、文化意义和保护需求。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与保障。制定和完善非遗保护政策措施,为非遗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加大非遗保护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非遗保护工作考核机制,加强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三是培养非遗传承人。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资助,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设立非遗传承基地和传习所,为传承人提供传授技艺的场所和条件,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培训,提高其传承能力和水平。

  四是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将非遗元素融入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线路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旅游品牌。在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设立非遗展示馆、体验馆,让游客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举办非遗节庆活动、非遗展演等,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五是加强非遗保护与利用。在保护非遗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非遗资源,推动非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支持非遗传承人、文化企业等开发非遗文创产品、非遗旅游商品等,提高非遗文化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非遗产品的销售渠道,让非遗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