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良方” 疏通药材产业“经络”
时间:2025-03-21 10:18:09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宋珏遐 白光蕊 字号:【

  “这是今年栽种的防风,需要两到三年的生长期。等到明年,我们会把它们移栽到更大面积的耕地上,通过加大株距和精细管理让药材生长和成分积累更有效。”2024年11月初,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已有冬意显现,而在喀喇沁旗烧锅营子村村民王景国承租的耕地上,防风苗从地里探出了头,为荒芜的冬日大地增添了一抹绿。

  赤峰市喀喇沁旗是我国中蒙药材种植主产区,盛产北沙参、桔梗、防风等道地药材20余种。当地像王景国这样的药材种植主体有1.8万户,种植总面积达15.8万亩,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50余万亩的药材种植;同时立足道地药材资源优势,喀喇沁旗培育出药材交易企业120余家、市场经纪人1200余人,年交易额达30亿元。

  比较特殊的是,药材生产虽属涉农行业,但药材价格完全由市场调节。同时,其下游产业又与民生有较强关联,造就了独特的产业特征,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一直以来,药材价格波动明显。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药材产业和其中的经营主体近年来都在主动适应产业特征和市场变化,并在经营方式、范围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整。在此过程中,金融支持的必要性和作用也进一步凸显出来。

  管窥行业发展:

  整合、扩容与延伸

  坐落于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的蒙缘堂药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中蒙药材的种植技术研发、规范化种植、加工和仓储贸易,拥有现代化生产车间1.2万平方米。在该公司厂区调研时,给人留下更深印象也更显眼的是占地4.5万平方米的药材仓储区。走进其中,阵阵药香扑鼻,各类经过初加工的中蒙药材有条理地摆放着。

  “如今,我们公司存储的药材品类有300多种,价值超过了两亿元。”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2024年药材仓储量和价值达到了公司成立以来的峰值,退回到两三年前,公司的药材仓储价值只有目前的一半。

  2022年后,由于药材需求增加和资本涌入中药产业等变化,我国药材价格出现阶段性攀升。根据相关行业协会于2023年6月发布报告,在国内几大中药材批发交易市场,相比上年同期,有超200个常规品种药材涨幅高于50%,25个常用大宗药材涨幅超200%,个别品种甚至涨价4倍以上。有从业者介绍,这一轮药材价格上涨到去年底才稳定下来。药材价格频繁波动,但受药品价格管理制度限制,中成药价格短期内难以调整,这导致在药材价格普涨阶段,中成药企业可能存在原料采购和生产销售“两头受挤”的情况。此外,部分药材在未来还可能长期存在产量减少问题,这也凸显了中成药产业链上采购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药厂原料采购的前端,我们要稳定好收储成本,才能更有竞争力。”蒙缘堂药业财务负责人表示,考虑到按需求供应和稳定成本的要求,该公司在2023年决定扩大药材仓储规模,在价格相对低位上多收储,以此平抑自身和药厂的中长期采购成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中药行业整合加速,要与整合后的药企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我们也必须扩大仓储贸易规模。”上述财务负责人补充说。

  整合与扩容不仅发生在产业后端,药材种植环节的规模化和产业延伸等变化也显现出来。

  赤峰荣兴堂药业总经理于荣从事药材经营已超过40年,在此过程中他也一直在关注这个行业的特征。“药材市场价格快速上涨对种植户而言也许是好事,但对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未必有利。”在于荣看来,这除了吸引行业外的资本涌入外,还会导致盲目种植,之后很可能出现药材价格和品质均下滑,进而影响产业发展,“‘少了是药,多了是草’,是这个行业波动下长期要应对的状况。”

  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药材价值链相对脆弱的问题,蒙缘堂药业和荣兴堂药业都建成了自有的药材种植基地,并通过开展种植技术研发、种苗驯化等带动药材种植户开展标准化种植,保障药材品质。这也是当地药材产业的重要发展导向——为打破传统药材种植“散、小、弱”壁垒,促进农户“抱团式”发展,赤峰市通过“内培外引”方式,引进培育涉农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公司+基地+农户”成为当地典型的合作发展模式。

  除此之外,当地有种植经营的药材种植大户也越来越多,王景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短短7年时间里,王景国一家药材种植面积从自家承包地不足10亩扩展到承租的900多亩耕地。如今,喀喇沁旗500亩以上的药材种植基地已有80个左右。2024年上半年,在距离种植基地仅500米的地方,王景国建起了药材初加工厂,“很多药材集散地的药商将我们这的道地药材采购回去之后也要进行初步加工,会产生一定附加值。这部分附加值不如就留在我们本地了。”在被问及建加工厂的原因时,王景国解释说。

  金融服务优化进行时:

  提额、让利与便捷化

  上述这些行业和主体变化无疑都需要更充分和灵活的金融支持。

  事实上,从事药材加工、仓储贸易的企业本身的资金需求就不小。荣兴堂药业主营中蒙药饮片的种植、收购、生产和销售。不同于蒙缘堂药业,荣兴堂药业并不主要为中成药企业供货,因此其经营药材的种类、节奏等并不过多受限,“销售出去一批药材后,我们就会适时补充库存。”于荣介绍。不过,这一环节的资金占用并不少。“我们同种植户之间要现金结算,与下游主体之间账期则是要1至3个月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如果订单不急,我们会对药材进行自然晾晒,再加上其他生产流程,加工环节可能需要半年左右。”

  “在公司成立的30多年时间里,有10多年时间都是喀喇沁旗农信联社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农信社对我们的授信额度已提升至3000余万元,可在3年内随借随还,对于我们这种经营灵活度较高的企业非常方便。”于荣说。喀喇沁旗农信联社业务发展部负责人介绍,为了充分满足企业需要,在办理抵押贷款的基础上,对于这类优质主体,该联社叠加了最高额度的信用授信,并在续贷环节根据企业经营阶段和状况给予最大便利。截至2024年9月末,该信用联社累计为1821户种植户发放贷款85201万元,贷款余额67833万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降至6.26%。

  随着收储规模的扩张,蒙缘堂药业在大宗药材采收季的资金需求也有所提高,在当地金融管理部门的引导下,多家银行机构为其提供授信支持。农行喀喇沁支行与蒙缘堂药业的合作已超过5年时间,考虑到该公司仓储贸易扩容的发展需要,农行在2024年初以抵押方式为其续贷2700万元,同样是在3年内循环授信,并执行3.5%的低利率。此外,邮储银行和中行合计为该公司授信4000万元。

  除了有各家银行机构给予特色产业主体以较优惠利率外,当地药材企业还能享受到民品民贸贷款贴息政策的红利,“我们给符合条件的企业都执行2.88%的贴息比例,帮助企业将融资成本降至最低水平。”农行喀喇沁支行行长王新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更多药材企业能够享受到上述政策也少不了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在其中的作用。据了解,该行切实发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审核作用,并多次举办民贸民品贷款贴息政策培训,持续优化审核流程,确保贴息支持的精准性、合规性、公平性。2024年,该行共审核104家民贸民品企业的贷款贴息申请,申请贴息金额8509.88万元,较上年增长26.9%,贴息资金重点支持包括药材、种植养殖、农机等从事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和民族贸易活动的市场主体。

  相较于加工和仓储贸易环节,药材种植规模化带来的资金需求增长更突出,也更迫切。药材大都是多年生农作物,因此相应的资金占用时间本就较长;在种植超过一定规模后,地租、农资以及额外需要支出的人力成本更会加重种植主体的资金流压力。“如果是家庭种植,很少会产生额外的地租和人力成本。”王景国说,药材种植很难有适配的农机,对人力依赖度高,特别是在需要移栽和田间管理的时节,规模化种植带来的人力成本支出会大幅增加,“像前段时间是我们当地粮食、药材采收的集中季节,用工成本一度到了每人260元/天。”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在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上,指导涉农金融机构聚焦农牧民和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不断释放“信用能量”,创新推出“药材贷”等多款信用贷款产品,在额度提升、期限延长、手续简化等方面为守信者提供更多优惠,以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王景国对此深有体会,“我记得前几年,我们这类种植药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从农信社拿到的最高信贷额度是90万元,现在不用抵押、担保,我可以获得300万元的授信了。”

  此外,据了解,2021年以前,喀喇沁旗药材收购方向种植户采买药材基本都采用现金、网银等支付方式,存在携带不安全、清点费时间、操作不方便等问题。为解决这一痛点,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将牛家营子镇选定为赤峰市移动支付示范村镇,打造了营业网点、助农金融服务点、药材批发站等5类移动支付宣传示范站点,并指导金融机构聚焦“支付+产业”满足多层次支付需求,为产业主体带来了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体验。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