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西南小城把“洋水果”变成“土特产”
时间:2025-03-21 09:36:11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吉哲鹏 陆君钰 陈欣波 字号:【

  搭配轻食沙拉、加入无糖奶昔、做成茶咖饮料……近年来,牛油果因“低糖、多纤维、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受到热捧。

  过去我国牛油果几乎全靠进口。如今,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已成为我国牛油果种植规模最大的基地。

  把“洋水果”变成“土特产”,孟连用了啥绝招?

  孟连的牛油果产业有多牛?

  目前,孟连的牛油果种植面积有12万余亩,2.57万亩挂果,2024年预计鲜果产量1.95万吨。

  孟连的牛油果产业有多牛?一组数据告诉你:

  种植面积广——全国牛油果种植规模最大的基地,并建成年产100万株的优质种苗基地和年产20万株的无菌无性繁殖克隆苗基地。

  市场份额大——2023年产量达1.73万吨,相当于当年我国进口牛油果数量的四分之一。

  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牛油果产业目前已覆盖全县4.5万人,接近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帮助3246户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每年户均增收1.4万余元。

  岩帅,孟连县芒信镇种植基地的管护员,经常在果林里数果子。看着一棵树上结了1000多个牛油果,他高兴地说:“超市里一颗一级果10多块钱,能值两斤鸡蛋。”

  作为国内唯一的牛油果“盒马村”,芒信镇芒信村的牛油果直供全国“盒马鲜生”超市,每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

  在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牛油果果泥加工厂内,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约60米长的生产线被划为原料果清洗切半、去皮去核、搅拌果泥、罐装杀菌、低温急冻等车间分区。

  公司副总经理赵士民介绍,这是国内首条使用HPP(英文全称为High Pressure Processing,即超高压灭菌)技术的牛油果果泥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后,每年可生产5000吨果泥,按照目前市场价,产值可达2亿元至3亿元。

  如今,伴随着国内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与进口牛油果相比,孟连还多了一个优势:运输时间短。

  相比进口果海运耗费月余,从中国西南边境发出的牛油果,几天内可达全国各地。

  清洗、杀菌、拍照、称重……在中国孟连牛油果集配中心,牛油果从分选传输带对应品级的出口滚落,经人工检查分装后无缝对接冷链货运。

  “产季以来,集配中心每天牛油果分选量有20吨至30吨,物流运输最远能到新疆,四五天即可送达。”该集配中心生产部负责人王艳说。

  依托生态牛油果基地和特色村寨资源,2022年以来孟连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还举办了全国独有的“牛油果节”。

  “洋水果”如何变身“土特产”

  数十年前,国内其他地区曾试种牛油果,但均未成功。孟连,为啥行?

  一方面是“老天爷赏饭吃”。孟连与“世界牛油果之都”墨西哥乌鲁阿潘市几乎处于同一纬度,气候非常相似,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符合牛油果的生长需求。

  而另一方面,从2007年种下第一棵树,到如今全产业链的蓬勃发展,除了“天帮忙”,更需“人努力”。

  祁家柱,是在孟连栽下第一棵牛油果树的人,如今他是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这家公司是国内牛油果种植面积大、育种育苗技术先进的龙头企业之一。

  “外国专家曾认定中国是不适宜种植牛油果的区域。”祁家柱说,“许多人劝我放弃在国内种植牛油果的想法,但我相信,一定可以在国内找到一块能种出牛油果的地方。”

  从2005年开始,通过反复对比适宜牛油果生长的环境条件,经过两年时间的寻找,祁家柱的搜索目标逐步缩小,先圈定云南,又逐一走访红河、保山、玉溪、西双版纳等地后,他认准了孟连。

  2007年,祁家柱从国外引种,在孟连试种下10亩牛油果。

  7年后,10亩牛油果丰产。孟连牛油果本土化种植初步成功后,又经过多年研发探索,不断引种、试种、试错、改进,2017年建成3000亩牛油果核心示范基地。

  种下后三年左右才挂果,挂果前每亩成本约1.3万元,前期投入大、收益见效慢,是推广牛油果种植面临的主要困难。

  许多种惯了苞谷、茶叶的农户不相信种牛油果能赚钱。“一开始,大家说这东西不酸不甜、没滋没味,多吃两口还挺腻。”赵士民回忆道。

  为推广牛油果种植,孟连想尽办法——动员村组党员干部带头先种起来,组织群众到种植基地、生产车间等现场观摩。看到基地试种的牛油果不愁销路,农户们逐渐打消疑虑。

  孟连县政协主席、牛油果发展项目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杨春华说,为吸引农户参与,孟连还探索建立“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模式:农户以土地投入占30%,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苗木和技术投入占30%,孟连县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统筹剩余40%,其中15%为合作社分红、10%为村集体分红、15%用于产投公司运转和扩大再生产。

  “我们家从2016年开始种牛油果,最开始种6亩,后来又增加到13亩,最近计划把9亩咖啡地也套种牛油果。”芒信镇芒信村村民扎克说,家里有6亩牛油果已挂果,预计收入能超10万元。

  目前,孟连县累计入股合作社土地约5万亩,入股农户每年亩均分红约7000元,产业覆盖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基地管理岗每年可吸纳3000名以上群众就业,年人均收入达1.5万元。

  让“中国牛油果之乡”更牛

  在墨西哥,牛油果树丰产期能够持续40年;在孟连,牛油果产业依然年轻,面临“成长的烦恼”,比如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匮乏,适用于本土化的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标准相对滞后等等。

  相较于其他作物,牛油果的种植技术含量较高。孟连县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国伟说,未来将锚定精细化管理,细化培训机制,持续吸纳专业人才布局基层技术梯队。

  针对繁育新种、研发本土抗病品种等种质培育问题,“县里正在打造云南现代化牛油果良种繁育中心。”孟连县牛油果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从辉说,目前已建立牛油果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内外牛油果专家团队合作开展引种、试种、扩种等研究。

  站在健康饮食潮流的市场风口,孟连牛油果如何做到“长红”?

  新式茶饮是未来牛油果消费的重要场景,当地已经开始发力。在县城的精品咖啡主题街,孟连县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去年创立的一家网红饮品店“牛咖茶茶”以牛油果、咖啡、茶叶为原材料制作主打饮品,吸引不少年轻人品尝。

  孟连,正在探索“牛油果+”的更多可能。

  在县城的“牛友果星球”工作室,陈列摆放着以牛油果为原料制作的环保洁面皂、香薰蜡烛、瓷器等文创产品。

  工作室主人是30岁的“新农人”李伟,除去管理种植,平时他用影像记录果农日常生活、发售牛油果的创意产品,已在社交平台上拥有数万粉丝。如今,他正与专业机构合作规划牛油果、咖啡及民族文化主题农文旅研学线路。

  杨春华表示,未来,孟连将做好牛油果深加工产业链建链、延链、强链工作,规划建设2至3个牛油果庄园,加强对种植基地水利灌溉、道路交通等配套设施的扶持,为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牛油果)产业园打好基础。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