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福建省关于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部署,福建省以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为重要抓手,将“三品一标”认证认定与“福农优品”品牌建设相衔接,通过全程控制、认证管理和展示推介等方式,有效拓展“福农优品”增值增效空间。2023年,福建案例《全面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 推动“福农优品”高质量发展》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农产品“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加强认证管理 擦亮金字招牌
安溪铁观音、建宁通心莲、穆阳水蜜桃……福建多山、沿海的资源禀赋,成就了福建众多特色农产品。
为持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打造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福农优品”并不断夯实“福农优品”发展基础,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广大农村优质农产品资源的价值,助力福建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品牌塑造。培育绿色食品1840个、有机食品22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1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16个,并将其全部纳入“福农优品”范畴统一管理、整体设计,明确了品牌文字、图像等系列标识,并通过福建省版权局审核登记。
加强培育保护。累计评定“福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0个、“福建名牌农产品”208个,首批发布“福农优品”品牌榜单106个,安溪铁观音等9个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精品培育名单。将云霄枇杷、福鼎槟榔芋等 30 个产品纳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对11个国家级、110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开展综合评估和动态监测。
严格主体管理。着手制定“福农优品”品牌目录管理办法,将申报主体并行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必要条件,对落实不到位的申报主体,实行“一票否决”,有效推动“福农优品”100%纳入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注重全程控制 夯实质量基石
品质过硬,品牌可靠,造就最佳的消费体验。
福建省注重全程控制,提升“福农优品”基地建设水平。近年来,全省积极完善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制订相关标准体系4套,现行有效农业地方标准达340余项,组织创建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1000多个,推动“福农优品”有标可依、按标生产。
福建省大力推进品质化提升,已遴选评定157个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6个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重点县,指导19家种养殖企业通过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建设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生产经营主体32个,构建了连城白鸭(蛋)等特色农产品特征品质指标体系。
下一步,福建将针对“福农优品”产品进行品质管控,谨防农产品“走样跑调”,让“福农优品”真正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
加强宣传推介 激活发展活力
“永泰李干、梅子酒、各类的菌菇,我们日常听说的福建特产,这里都有,真的很惊喜。”
走进福州市闽侯县洋里服务区,满满的田园风光扑面而来,各类农产品展厅吸引着过往游客的目光。原来,为了促进“福农优品”增质增效,福建在闽侯洋里、安溪槐植、宁德林厝等高速公路服务区积极打造“福农优品”示范店,联合中石油福建公司,在全省 100 座中石油加油站设立福农优品·乡村振兴商品专柜。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福建在全省永辉、星海都、大润发等300多家商超设立赋码出证“福农优品”专区专柜,并利用商超电子屏、横幅、展板等开展宣传,引导消费者优先选购,实现优质优价。
线下宣传如火如荼,线上宣传也同步火热进行着。为了增加宣传覆盖面,福建在东南卫视黄金时段播放“福农优品”品牌宣传片,在省内主要高速路段、高铁出站口投放广告,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品牌信息发布和咨询软文宣推,月均展示量达5700多万次。在2024年两会期间,“福农优品”形象宣传片亮相央视,进一步增强了品牌知名度。
以“赋能县域经济,畅享福品乐购”为主题的福农优品体验中心成功启动,“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文旅乡村网络直播活动成功开播,福建省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现场,首批“福农优品”百品榜发布……近年来,福建省加快推进品牌效应,全方位提高“福”字号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福农优品”家族已涵盖全省70多个县(市、区)3000多个农产品、106个区域公用品牌,展现出了强大的带货能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