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邦吉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公司农场占地1500亩,养殖鸡、猪、牛、羊等,种植水稻、大豆、玉米、蔬菜等,其中有机认证的水稻2023年实际测产1120斤/亩,积极探索有机+科普、+康养、+文旅、+培训等,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年增收4万多元。
南京秦邦吉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坚持全域有机生产方式,学习实践中华传统农耕应用技术,通过微生物菌群、生态驱动力促进农业生产,修复土壤生物生命体,种养协同平衡生产等技术,发展生态循环种养。
运用微生物活力培育健康土壤。南京秦邦吉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场位于南京市六合区一片荒地之上,土壤很贫瘠,有机质含量仅为0.6%。公司成立19年来,在顺应生态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有益菌群制剂促进农田生态修复,建立完整的种养循环体系。农场专门养殖了牛群,收集牛粪,并与其他天然材料一并塞入牛角中,埋入深坑,4—6个月后再挖出来,培育形成专用有益菌群制剂。农场还养殖猪、绵羊等,将腐熟猪粪羊粪配合种植的绿肥,作为农场土壤肥料。农场土壤活力大大增强,每平方米蚯蚓达106条,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已从最初的0.6%增长到4%。农场还种植玉米和水稻,构建了鸡养殖全产业链的内部种养循环体系。
利用生态规律防治环境污染。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鸡肉和鸡蛋。目前,已建成6.0版鸡舍,利用水稻、玉米、秸秆粉碎铺垫成为鸡舍养殖床体,并将牛粪扩繁的有益菌群制剂喷洒在床体上,通过微生物菌群的活性快速分解和消纳动物粪便。由于分解能力大于鸡粪产量,鸡粪得以长期持续稳定地快速分解转化,从源头上消除了恶臭,抑制了病原生物的滋生和传播,实现了鸡舍没有臭味、没有苍蝇,为鸡群健康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也避免了粪便和臭气导致的环境污染。
巧用生物特性保障生产安全。为提高农田病虫害生物防治能力,农场按照每50亩地配套3亩地的生态部落(生态岛)方式,为小动物提供栖息地,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命住下来。例如,在香樟树上爬来爬去的蚂蚁,会在土壤中传播蚁酸,使植物不易枯萎;瓢虫可以很好地实现对蚜虫的控制。种植了冬季不落果的女贞树,可以招引很多候鸟来越冬。动物在生病的时候,它们会自己寻找一些植物,而这些植物恰恰就是草药。比如,牛在患有口蹄疫时,会去吃鹿衔草。充分利用这种动物本能,让动物自主摄取更为平衡有效的营养和健康要素,加之让动物拥有更为充分和自由的活动,从而很好地保障了动物健康,实现了抗生素的零使用。秦邦农场现有500多种动植物,形成了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实现了“有虫无灾,有病无害”的生态平衡,保障了农产品的稳产高产和优良品质。为了缓解外界声响对鸡健康的不良影响,农场会播放音乐,大大降低鸡因惊吓导致的应激反应从而保障生产的稳定。此外,针对让水稻种植者倍感头疼的杂草问题,秦邦探索出了以绿肥压草、诱草灭草、谷糠抑草、小鸭控草、精准除草、机械打草为主要环节的稻田治草六步法,巧妙利用生态规律和机械作业,实现对稻田杂草的有效控制。19年来,公司在生产中没有使用任何化学肥料、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投入品。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公司实现了从健康的土壤到健康的作物,再到健康的动物,最后再到健康的人的贯穿闭合式生产,已获26项专利。主要生产指标,均高于全省全市全区的平均产量,水稻1100斤/亩,蛋鸡孵化率83%,全周期死淘率低于15%,产蛋率超过73.5%,产品深受市场欢迎。通过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公司农产品供给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益,生产的鸡蛋达到5元/枚,老母鸡298元/只,水稻25.8元/斤,猪1.5万/头,供不应求。公司现有会员2万多名,每年增长20%,除西藏、台湾、澳门外,全国各个省份都覆盖。
此外,公司积极面向社会尤其是少年儿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传统农耕文化体验和宣传教育。通过“有机一日小农夫”“牛粪拯救地球”等活动,已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20多所学校开展农耕研学合作,每年为近两万人次,尤其是城市儿童提供了解和体验生态农业的机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