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化州化橘红凭借其独特的品质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品牌打造之路上稳步前行,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典范。化橘红,作为化州市的特色农产品,不仅承载着千年的中医药智慧与底蕴,更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8月,化橘红被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其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事实上,化州化橘红的品牌打造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
何以“化橘红”?
化橘红,这个毛茸茸的、有一股淡淡香味的小果子,到底内有什么乾坤?
首先观其形。化州化橘红通常为未成熟或接近成熟的化州柚或柚的外层果皮,其中化州柚的外层果皮有毛,称为毛橘红,它的外表面呈黄绿色,密生茸毛。外观呈对折的七角、六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状,也有单片者呈柳叶形,完整者展平后直径可达15—28厘米,厚0.2—0.5厘米,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
而后闻其香。将两颗化州化橘红果子互相碰撞,会因敲击而激发出一种化州化橘红独特的香气,这种香气很特别,是一种淡淡的果香,有点像柠檬混合了柚子的香气。化州化橘红因其香气特别,也被制作为各种形状的工艺品,如挂饰、象棋、手串、手链等等,除了使用的功能,还有“闻其香”的功能。用通俗的粤语来讲,颇有“闻一闻醒脑提神”的感觉。
化州化橘红盛产于化州。化州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因盛产化橘红,素有橘州之美誉。化橘红在化州已有1600多年的种植和使用历史,是明清时期的宫廷贡品。
翻开史籍,化州化橘红早有记载。《高州府志》 (1616年)记载:“化州橘红唯化州独有。”
《广东通志》(1675年)将化州化橘红列为广东特产之一。其中记载到:“粵中虽称沃壤,然风土浅薄赋质柔脆,人物同之,至于灵奇珍异,物亦独擅其美者,若……化州之橘红,增城之荔枝,琼南之香犀、象贝。”《化州志》(1748年)记载到:“化州惟橘红最为佳品。”这明确指出化橘红在当地药材中的卓越地位。而在《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中,赵学敏将化橘红单独立目,正式与历史上的橘皮、橘红相区分,标志着化橘红在中药学中的独立地位得到确立。而在1834年《化州志》中更加详细描述了化橘红的外观特征、药用价值,以及随着化州化橘红的药用价值被越来越多人认可,市场上出现赝品的情况,其中记载:“(化橘红)其实非橘,皮厚肉酸,不中食。其皮釐为五片七片,治痰症如神,每片真者可直一金。化州橘红赝者多而真者难得,今广东柑橘橙柚之皮皆充。”
“化橘红”何以成为
“药食同源”的优选之果?
化州化橘红有什么特别?主要就是化州土壤的独特性和化橘红品种的独有性。通过六个字,就能窥探其中的奥妙:化州种,化州种。化州种,是指化州柚独有的品种。化州种,就是指,用原生的化州柚品种,在化州地区种植出来的化橘红。化州的土壤是偏酸性的赤红壤,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 “礞石”这个元素就是化州土壤的重要特征。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化州柚长出来的果子全身带毛,这就是道地化州化橘红的重要特征。
化州化橘红含有大量的柠檬烯,这种成分具有显著的祛痰止咳作用,适用于风寒所引起的感冒和咳嗽,能够缓解喉咙痒、痰多等症状。它还含有挥发油、黄酮苷等成分,具有行气、消食、化积的作用,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从而帮助人们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系统不适。化州化橘红还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新中国成立后,化州化橘红逐步获得“认证”。1963年版《中国药典》,“橘红”条下收载橘类橘红和柚类橘红,其中柚类橘红包括毛橘红(化州柚)和光橘红(柚),这标志着化橘红正式被纳入国家药典。2006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化橘红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3年,传统中医药文化(化橘红中药文化)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在2024年8月,化州化橘红被纳入“药食同源”目录。
政府搭台
以更广视野打造化州化橘红品牌
化州化橘红品牌的建立,政府发挥了搭台唱戏、政策扶持的作用。
2024年10月22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到化州调研,指出化橘红是一个充满潜力、大有可为的富民大产业、鼓励当地要继续坚持全产业链运营的思维,加大品牌营销力度,立足化橘红药食同源的特性与优势,紧跟消费新动向开发保健、膳食等新产品,助力扩大销售市场,同时积极发展旅游、研学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拓展产业增值空间,真正把化橘红做成强县富民的大产业。
在2024年广东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以下简称“丰收节”)上,化州化橘红大放异彩。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延续每一年丰收节都实现“六个一”的目标的框架,即成就一批新农人、成就一批农产品、成就一批企业、成就一个产业、成就一方热土和成就一个经济模式,通过一系列精心的策划将主会场化州的“土特产”化橘红融入丰收节经济的打造。活动通过化橘红封坛仪式、产品推介、微短剧、丰收盛宴一桌菜等环节,展示化橘红作为明清贡品的悠久历史和卓越品质,并将其文化内涵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提升化橘红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茂名、化州市政府,除了积极在丰收节上做好化州化橘红节日经济,还从聚焦县域到放眼全国两个维度打造化州化橘红品牌,让化州化橘红产业发展的视野更广。一方面,聚焦县域,创新持续开展“化橘红+”活动,成功举办化橘红赏花节、最燃中医夜市、“礞石”啤酒嘉年华、村BA、村K等系列活动,引四方宾客纷至沓来,各级媒体争相报道,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喜爱化橘红。另一方面,放眼全国,积极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展销周、2024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合作大会、广东省2024年“消费帮扶金秋行动”等活动,使化橘红始终活跃媒体“一线”。此外,化橘红正式入驻国家地标馆,与吉林人参实现高频交流结对,拍摄全国首个化橘红“三农”短剧以及续集,化橘红曝光度与日俱增,火爆出圈。
同时,茂名、化州还积极推动化橘红产业生态构建,打造了以化橘红博览中心为核心,集加工、展销、科普、休闲娱乐、研学旅游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区,开发了以化橘红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文化体验项目,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合江-平定、丽岗-石湾-新安等农文旅研学示范路线,推动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化州化橘红产业发展大生态初见雏形。
市场驱动
实现从产品提质到生态兴旺
化橘红产业在强化市场根基方面成绩斐然,实现创新驱动到品牌打造双丰收。2023年,种植面积已超13万亩,年产鲜果6万余吨、干果1.2万余吨,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百亿,从业人员达35万之众,构建起完整产业链。
市场驱动,促使化州化橘红从产品提质到生态兴旺,产业发展的格局更大。化州化橘红立足化橘红“药”性根本,挖掘“食”性外延。应用领域的拓宽,使得化州化橘红在市场中竞争力与影响力不断攀升,吸引众多企业参与,稳固产业市场地位。企业们纷纷推进化橘红的精深加工,形成了化橘红“一桌菜”,催生 200 多款新产品。迅速拓展的应用场景,让化州化橘红从传统药用领域迈向食品、饮品等多元市场。如与人参结合的参橘鸭肉汤、补中气茶,针对特定体质人群,兼具养生与调理功效;与茶融合时,根据不同茶性搭配,在口感与保健功能上实现创新组合。这不仅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更提升产品附加值,稳固市场地位,为品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市场需求,在政府的政策鼓励下,上下游企业持续加快化橘红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使得产业链不断延长,价值链不断提升。化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等13家省级以上科研单位技术合作,搭建科研平台11个,创建2个化橘红产业“博士后工作站”;新增化橘红生产设施设备469套,建成化橘红信息大数据、监管溯源、知识产权转化“三大平台”,取得农业技术推广奖1项,转化科研成果9项,实现化橘红加工转化率达100%。化州化橘红由此实现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深度转变,全产业链产值连续突破10亿、50亿、100亿元大关。
通过引进中检集团、建立化橘红检测中心、搭建化橘红产品溯源平台,企业更规范地使用化橘红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全链条高标准提升化橘红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协会有为
服务和规范产业发展
行业协会在化橘红品牌打造中发挥关键作用。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成立于2010年5月6日,自协会成立以来,就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在规范化种植、科研科普、品牌建设与保护、宣传推广等方面成果显著,现有会员单位205家。
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作为政府、企业、果农的桥梁,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配合当地政府落实关于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推动一二三产融合、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化橘红品牌建设。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企业交流合作,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协同创新,促成吉林安图县与化州市结为姐妹城市。
协会通过制定严格行业标准与规范,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升行业整体信誉。如在化橘红生产、加工环节,协会指导企业遵循统一标准,从源头把控品质,助力化橘红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增强品牌在市场中的可信度与美誉度。
在服务果农方面,协会积极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为果农提供及时、准确的化橘红市场动态和价格趋势,帮助果农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积极搭建销售平台,组织果农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等活动,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化橘红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通过组织专家讲座、现场指导、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广科学的化橘红种植技术,提高果农的种植技能和水平。
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的会长是一位“90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在协会内部其实不乏产业经验更为丰富、企业实力更强的“老行尊”,而协会众志成城,推举了一位擅长在新媒体上销售化橘红的“青年创业者”廖志略作为协会会长,与其说这是各相关企业的胸怀,还不如理解为这是化州人的经营哲学和为人处世的厚道。经过几年的历练下来,廖志略独当一面,现在已经是当地著名的“90后”全国人大代表,他对化州化橘红产业发展充满信心:“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将继续努力,推动化橘红在药品、食品及茶行业中发挥作用。我会建议《加快推进化橘红非遗炮制技艺进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等工作。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与期待。”
人才作为
合力增强品牌的影响力
在研究领域,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华南创新中药研究开发与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苏薇薇为代表的研究团队,20多年来,出版了10多本化橘红研究系列专著,多项国内、国际专利获得授权。《化橘红药食同源考证》更为推动化橘红“药食同源”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助推产业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科研人才的加入,为大规模标准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卖向“全球”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品牌迈向“全球”得到强有力的背书。
基层干部的广泛参与,也加大了化州化橘红品牌的基层影响力。化州市平定镇那宾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中柱作为参与其中的基层干部,他说,“那宾村种植化橘红面积达2000多亩,有11家化橘红专业合作社,带动1000多人务工。在第二产业需求大增的情况下,村民更有信心种植化橘红,把化橘红发展成共同致富的黄金果。”
在返乡创业的人才中,除了刚刚提到的廖志略是典型代表,走访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后企业家,广州迪创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凌茂杰也是其中的代表。凌茂杰多年来从事文化旅游创意行业,在积累了丰富的文创项目发展经验后,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相关工作人员建议下,2021年决定返乡创业,投身家乡化州市文旅相关工作,从此便与化橘红产业结缘。他表示,“2019年我尝试做过‘3D文旅融合新视角·粤港澳城市名片’项目,为全省21个地市创作过3D文旅形象设计图。随后,我参与茂名、化州、高州等地政府的农文旅融合创新工作,包括参与中国化橘红博览馆、核心产区之一平定镇化橘红文化馆的创意设计工作。现在作为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的顾问,我将继续以裸眼3D科技为语言,提炼化州化橘红文化意蕴、提升化州化橘红的传播品质。”
文化赋能
让封坛成为新风尚
“江南有女儿红,岭南有化橘红”,化橘红封坛仪式对树立化橘红品牌形象以及加深消费者对化橘红的认知有了可感知、可参与、可推广的崭新抓手。“有喜事,封一坛化橘红”,化橘红愈陈愈良的特质赋予了其独特的收藏属性和金融属性,催生了化橘红封坛文化。“封一坛化橘红,存一笔新财富”是对封坛意义的一种延展,旨在诠释化橘红健康价值。通过将民间的化橘红封坛行为,提升为树立化橘红品牌的一种举措,有效地加深了人们对化橘红的认知。
产业振兴必须要依托文化赋能方能走得更稳更快更远。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秘书长李昕表示,“以前家家户户把化橘红制作完后,都会放在缸子里封藏起来备用,以保平安,用我们粤语来说,就是‘看门的,看屋的’,是一个居家良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当地民俗中的一种活动。我们把老祖宗流传给我们的看家宝物进一步传承发扬,不断优化封坛的仪式以及呈现方式,在各种场合大力推动‘有喜事,封一坛化橘红’,寄予阖家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景,使得这一传统的文化焕发了时代的新活力。”
在封坛仪式上,人们会将化橘红干果进行装果、盖坛、封坛、签上日期、挂彩。而在2024年的广东省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广东省现代农业博览会、化州化橘红“药食同源”全球推介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大型活动上,都进行了封坛仪式,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增强了化橘红的品牌效应,也提高了其市场价值和知名度。封坛仪式吸引了市场以及消费者的目光,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也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和认可,逐渐积淀了“有喜事,封一坛化橘红”的特色农耕新文化,让化橘红文化元素演化成为化州的社会印记、文化印记和历史印记。
“有喜事,封一坛化橘红”的推广,惠及化橘红种植农户及产业从业者,喜庆时刻,人人都可以封坛。根据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秘书长李昕介绍,化州化橘红的封坛,一般有如下场景:进宅:以贺乔迁之喜,幸福安康满家园。婚嫁:以喜结连理之庆,祈愿平安健康。满月:以雏凤新啼之悦,祈愿茁壮成长。毕业:以橘香传达乡情,祈愿学有所成,回报家乡。事业:以铭记功成,达已成人,前程似锦。一坛敬父母:以成果展示孝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一坛敬友人:以致敬朋友情深,同舟共济。一坛敬自己:以致在人生道路上每个里程碑。
宣传创新,“微短剧”
让化州化橘红登上流量热榜
2024年9月22日,广东省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茂名化州举行。广东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广东台”)开创性地用微短剧鲜活讲述广东“土特产”故事,拍摄并发布了全国首部 “三农类”题材的微短剧《化州化橘红,天下第一红》,该剧以化州化橘红在明代成为宫廷贡品的历史故事为题材,结合“90后”全国人大代表、返乡创业新农人廖志略抱着农产品“穿越”带货,一步步引出化州化橘红的药用价值、功效。这种以农民、农产品为主角的“微短剧”,充分地发挥了贴近生活的特点,让农民有同感、引发共鸣。该剧的火爆,带动关联热词“化橘红”的微信指数持续数天攀升,峰值达1136万,以实实在在的收看数据和良好的社会反响,带动化橘红火辣辣的销售行情。
据化州市农业农村局统计,丰收节主会场带动化橘红产品销售额2.6亿元。借丰收节契机,广东在全国率先探索农业微短剧的经济新业态,用“微短剧”作为宣传工作的新载体,并应用到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工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微短剧宣推模式,对其他地市的农文旅产品宣传具有示范和借鉴效果。
抢风口、接流量、广东台在“微短剧”+三农领域的尝试,勇立全国桥头堡。《化州化橘红,天下第一红》首季首播后,广东台乘势而上,策划拍摄制作的《化州化橘红 天下第一红》(第二季),并将于2025年1月3日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进行全球首发。第二季的剧情同样充满想象力与创意。年轻的带货主播华菊红,因业绩疲软而陷入困境,却在与化橘红精灵的奇妙相遇中被带入了穿越时空的冒险。经历了一连串与历史的深度对话后,重新认识化州化橘红的价值与使命,深入了解化橘红背后的文化渊源和它在不同历史时段的地位。
化州化橘红的品牌打造,经过政府、市场、协会、人才、文化、宣传六个方面的持续发力,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以一棵树致富一座城、造福一方人,在“药食同源”的契机下,立足化橘红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共建共享共富,实现联农带农富农,为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
本栏编辑:武琦 邮箱:ncpnews@126.com
编者按: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计划分品类、分梯次、分年度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农业品牌。实施三年来,培育计划品牌总数已达到226 个。其中,2024 年度共有82 个区域公用品牌纳入培育计划,涵盖粮油、果品、畜禽、蔬菜等多个类别。
三年来,以精品品牌培育为引领,农业品牌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强势品牌崭露头角,品牌溢价明显提升。品牌强农已成为行业共识,也成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生动实践。从本期开始,本栏目将聚焦这些“精品”,为读者讲述入选2024年度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品牌故事,敬请关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