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丰收画卷
时间:2025-11-07 11:16:50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编者按

  金秋鎏金,五谷盈香,九州大地共庆丰年。自渤海之畔至西南边陲,从江南水乡到北国黑土,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丰收节庆活动热烈上演,绘就了一幅幅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壮丽图景。每一场庆典,都是对亿万农民辛勤耕耘的礼赞;每一幅画面,都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鲜活见证。让我们跟随这些丰富多彩的丰收节活动,一同感受中国农业的强劲脉动与乡村振兴的无限希望。

  天津市

  天津市主会场活动在北辰区西堤头镇曙光水镇举行。活动现场的稻香市集上,来自北辰、津南、蓟州等十个区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在展区中心的兴辰精品直播间,来自北辰区的村书记代表们通过直播宣传“津农精品”。除了稻香市集外,主会场还精心设计了现代农机展区、乡村振兴摄影展、曙光红舫艺术区以及农趣体验区等展区,全方位展示天津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果和乡村振兴建设成效。

  河北省

  河北省主会场活动在石家庄市元氏县封龙书院广场举行。活动创新采用“大集模式”,融合现代农业、文旅、电商与科技元素,构建“品牌农业+文化体验+科技赋能+服务‘三农’”四位一体的沉浸式场景,充分展现河北省乡村振兴成果与农业现代化新图景。主会场创新采用“4+1+2”模式,打造城乡共融的沉浸式场景:四大实体集市——庆丰收大集、非遗文化大集、智慧农业大集、服务三农大集,串联起农特产品展销、非遗民俗展演、智慧农业体验等丰富内容;贯穿全场的农民欢庆巡游,以锣鼓喧天、舞龙舞狮的热烈氛围点燃节日激情;线上“云赶集”与线下实体集市双线并行,通过云端展销、直播带货打破时空界限,打造可逛、可购、可体验的城乡共融丰收节全新体验。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主会场活动在北大荒农垦集团闫家岗农场稻田艺术公园举行。通过“线下展销+线上直播+互动体验”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形式,以 “垦地合作”“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全面展示黑龙江省“三农”发展成就、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活动期间,“100M 鲜农艺文化街”“黑土优品”及定制农业展销区共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0万元,65家企业的368款“黑土优品”授权产品及优质农产品中,完达山乳品等“黑土优品”授权产品销量居前。

  浙江省

  浙江省主会场活动在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举行。活动以“1+N”形式举行,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群众联欢活动,包含农民特色表演、台州非遗展演、丰收情景演绎等,同时融合抗倭精神、屯田智慧、海洋文化等地域元素,打造出一场跨越时空的视听盛宴;开展“N”个全开放互动体验活动,包含山海共富市集、农机展、稻田创想营、片区组团共富展等4个主要子活动和摄影展、藤球毽球表演、非遗活动等10个互动子活动。各项活动从民俗风采到现代农机,全方位展现浙江在“千万工程”引领下的共富成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生动诠释“千万工程”引领下乡村全面振兴的浙江实践。

  福建省

  福建省主会场活动在莆田市仙游县菜溪乡象星村举行。活动由农民联欢活动、“福农优品”展示展销、特色乡村文化体验等三大板块构成。全场以农民群众表演为丰收节主体,融合福建“三农”特色,通过丰富多彩的乡村文艺节目展现丰收盛景、福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貌。开场舞以山海福建乡村特色文化作为主要艺术符号,在欢庆的音乐中,10地市农民代表精神饱满地带着“福农优品”上演“丰收物产秀”,生动展现八闽大地共庆丰收、共享丰收喜悦的欢乐场景。现场展示区设置在菜溪乡供销合作社至游客集散中心沿途,全省最具代表性的“福农优品”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产品在这里集中展销,还集中展示了福建省的最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河南省

  河南主会场活动在灵宝市焦村镇举行。锣鼓声、欢笑声如潮水般涌起,汇聚成一片喜庆的海洋。今年的主会场活动创新融合“一赛”(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一会”(“豫农优品+美豫名品”展销会)“一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三大主题,联动上演、彼此赋能,打造出一场可看、可玩、可体验、可共鸣的丰收嘉年华。其中,“豫农优品+美豫名品”展销会是亮点之一,集中展示全省18个省辖市103 家企业的优质产品,设“豫农优品”、“美豫名品”、三门峡非遗、灵宝农特产品、新能源汽车、智能农机、无人机展销、XR光影文化惠民展演、大学生创业九大展区。

  贵州省

  贵州省主会场活动在黔东南州榕江县“贵州村超”球场举行。通过沉浸式巡游、民俗展演和农事体验,全面展现贵州山地农业现代化成就与乡村振兴新图景。其中极具贵州地域特色与丰收氛围的“丰收大巡游”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来自榕江县各乡镇(街道)的群众,组建成“粮安天下”“兴业强县”“和美乡村”“农耕文化”“农业现代化”五大主题方阵,抬着巨型百香果、南瓜模型和稻花鱼等农产品阔步前行。巡游队伍中,苗族银饰、侗族盛装与古法榨油、侗族大歌等非遗技艺交相辉映,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产业成果完美融合。用鲜活的形式全方位呈现黔中大地庆丰收的热闹场景,尽显贵州山地农业的独特“丰”景。

  (本刊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