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兴垦 绿色兴垦 品牌强垦
为进一步推动农垦产业高质量发展,农垦坚持以品牌为引领,不断开拓思路、创新载体,加快推进农垦全面质量管理系统优化升级,建立健全品牌管理制度和中国农垦品牌目录制度,大力弘扬农垦精神文化,夯实了品牌发展基础,完善了品牌发展机制,丰富了品牌内涵和价值,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农垦企业市场竞争力。
农垦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35个垦区、1767个国有农场、5858个农垦国有企业、1411.21万人口,土地总面积5.25亿亩,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3.6%。2024年,全国农垦实现生产总值9876.4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1525元,较上年增长3.0%。2024年,全国农垦粮食总产量809.11亿斤,占全国的5.7%。棉花总产量269.7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近一半;牛奶总产量696.79万吨,占全国的17.1%。
农垦坚持质量兴垦、绿色兴垦、品牌强垦,全系统共同发力、合力推进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健全品牌工作机制。通过近几年培育,农垦系统形成中国农垦公共品牌为核心,垦区公共品牌、区域性垦区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为重要组成的中国农垦品牌矩阵。截至2024年,中国农垦品牌目录收录品牌455个,其中垦区公共品牌10个、区域性垦区公共品牌13个、企业品牌177个、产品品牌255个,农垦品牌体系建立,品牌协同效应不断增强、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特色活动赋能明显。农垦系统通过策划组织一系列有特色的活动,深挖品牌内涵,强化营销推介,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组织农垦企业以中国农垦展团多次亮相农交会、世界食品博览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充分利用丰收节、农交会等展会节庆活动,举办农垦品牌专场推介活动,强化品牌宣传,推动品牌农产品消费。
三是营销创新力度增强。各垦区积极利用“互联网+”新零售模式,将传统地推与线上模式有机结合,促进公域声量宣传与私域流量转化有机衔接,实现营销场景多元化、营销模式个性化、营销手段创新化。据不完全统计,各垦区线下品牌自有门店超过9400个,线上自建平台280多个,在其他主流电商平台开设品牌店铺500多个,开拓了富有特色的新营销领域,提高了农垦城市保供能力。
四是绿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截至2024年底,全国农垦系统共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个数1861个,认证产量1956.78万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面积784380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0.9%;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792090公顷。农垦系统优势产业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农垦展团共组织了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等16个垦区(集团)的近二百家企业、上千种产品参展,类别涵盖粮油、肉类、禽蛋、水产、果蔬、茶饮、酒类等多个品类,包括了三元、燕塘、九三等多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知名度较高品牌,以及一批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相关认证的优质产品。
#FormatImgID_0#中国农垦
企业掠影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与新中国同龄的北京市属大型国有农业食品企业,产业横跨农牧渔业、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物产物业,所属企业500余家,拥有三元食品、京粮控股2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超1800亿元,“首农”品牌价值超1195亿元,综合实力居中国农业食品行业前列,是首都食品供应保障的核心载体。
未来,首农将秉承“食安天下、惠泽万家”企业使命,守护千家万户的餐桌安全,奋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健康美好生活的现代食品集团。
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垦总局)是中央直属垦区,创建于1951年,实行“部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管理体制,主要从事战略资源、绿色食品、城乡服务三大主业。战略资源板块包括天然橡胶、糖业、南药、剑麻等产业;绿色食品板块包括乳业、畜牧、粮油、热带果蔬、水产等产业;城乡服务板块包括农产品配送服务、农业科技、金融服务、房产物业、旅游、职业教育和医疗康养等产业。
垦区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和天然橡胶、蔗糖、南药、粮油、畜牧、乳业、剑麻、果蔬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独特优势,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国内外市场同步开拓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海外业务分布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贝宁、加纳、牙买加、马达加斯加等国家。
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贵阳农投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1年中共中央授予贵阳农投集团党委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24年在中国农业企业500强中位列第71位。
“十四五”以来,打造了乳业、生猪肉牛、粮油、辣椒、生态渔业、预包装食品、茶叶、农机“八个全产业链”。拥有“山花”(贵州老字号)“山地贵爽”“黔然堂”等本土品牌,旗下南方乳业、粮食集团人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2024年全产业链带动全省121万农民增收51.66亿元。建立了“基地+加工+流通”三位一体“双连双惠”、保供稳价体系,2024年在批发端和零售端价差让利于民4.42亿元,惠及400余万市民。
光明食品集团是上海农垦在集团化改革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和内外资源整合重组而打造集现代农业、食品加工制造以及食品分销为一体,具有“从田间到餐桌”完整食品产业链的综合食品产业集团。2024年集团营收约1327.4亿元,在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195位,其粮食储备、奶产量、蔬菜批发量、肉类批发量分别占全市的90%、80%、70%、60%以上。
集团现有19家二级子公司拥有分布在上海市域及全国各地的企业;集团拥有光明乳业、金枫酒业、光明肉业、光明地产和开创国际等五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一家新西兰主板上市企业新莱特乳业;拥有“光明”“大白兔”“冠生园”“梅林”“金枫”等17个老字号品牌。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10年,垦区被原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2024年,北大荒集团营业收入1305.3亿元,粮食总产457.65亿斤,累计生产粮食一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连续14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实现“二十一连丰”,可以满足1.6亿人一年的口粮供应。
公司打造了米、面、油、肉、乳、薯、种等支柱产业,旗下拥有国家级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九三”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
湖北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实力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449位,“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第27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151位。2025年,集团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将分别突破1000亿元、700亿元。公司构建集现代种业、特色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及内外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现有二级子公司13家,全级次企业超过300家。获评AAA主体信用评级,现有上市公司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及示范基地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拥有“云鹤”“二度梅”“森源”“德润农”等中国驰名商标7个,“莱克”“吉峰”“楚花香”等省级著名商标、知名品牌18个。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集团”)的前身系创建于1952年的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现有土地总面积960多万亩,是全国第三大垦区,荣登2024、2025中国企业500强。2015年新一轮农垦改革以来,海垦集团完成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社会管理属地化改革,实现体制机制根本转换,土地等资源优势正在逐步激发,产业实力不断壮大。
当前,海垦集团立足农垦土地等资源禀赋,以农为本,以胶为主,种养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天然橡胶、南繁种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乡村振兴、海洋经济、保供稳价、文旅康养、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补链、延链、强链,在服务自贸港建设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上进一步发挥战略支撑作用,打造全国农垦改革标杆、国企改革创新示范、省属国有企业龙头,努力成为现代化农业企业集团和海南农业产业的一面旗帜。
呼伦贝尔农垦耕地规模位居全国农垦第三位,垦区田间综合机械化水平99%,农业科技贡献率70%以上。常年种植油菜140万亩,年产油菜籽16万吨;大豆155万亩,年产20多万吨;小麦140万亩,年产35万吨;玉米60万亩,年产30万吨。
集团拥有百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7种产品获得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主要产品有芥花油、小麦粉、马铃薯全粉、矿泉水、牛羊肉、牛奶、酸奶、奶酪以及木耳、蓝莓等林下产品。
芥花油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