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农精品”全链升级
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把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推动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津农精品”品牌提质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动态认定“津农精品”品牌225个。其中,小站稻、沙窝萝卜2个品牌入选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沙窝萝卜品牌入围“中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茶淀玫瑰香葡萄、宝坻黄板泥鳅等4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津农精品”品牌农产品销售额连续两年突破100亿元,品牌溢价率超过15%。首次在市区举办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受到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重点实现了“五个突破”:
品牌思维“由求量到重质”的突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谋划产业发展方向,从粗放式“求量”转向精准化“重质”。一方面,在顶层设计上提质。升级“津农精品”认定门槛,225个品牌序列实现量稳质增。按照“基地示范、龙头带动、科技赋能、品牌提质”思路,遴选小站稻、沙窝萝卜、岳龙甘薯等10个品牌重点打造,扶持16个主体建设品牌基地。另一方面,在政策支撑上提质。近两年每年安排央补资金约2000万元,项目化支持品牌建设。统筹国家产业集群、县域商业体系、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项目支持重点品牌选种繁育、扩产延链,集成政策资源推进产业发展。
品牌管理“由分散到统筹”的突破。把“小站稻”品牌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全市资源聚力打造。一是规范品牌管理。“小站稻”品牌上提市级管理,授权用标企业41家,制定小站稻全产业链标准8项,解决小站稻市场“劣币驱逐良币”乱象。2024年全市小站稻种植面积83.4万亩,总产量53.5万吨,产值125.4亿元。以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为骨干,示范建设品牌化基地5.5万亩,带动小站稻产业整体提升。二是构建宣传矩阵。政府牵头聚势宣传推广,投放CCTV-1黄金时段广告,开通“小站稻号”海河游船、“丰收号”地铁;坚持逢会必推、逢节必展,小站稻全年亮相各类活动百余场。“政府背书”成为小站稻最有底气的“金色名片”。三是拓宽营销渠道。日思小站稻入驻七鲜、抖音等平台,全部单品进入京东自营销售飙升榜。增设线下网点600家,价格看齐五常大米,销售额同比增长20%。在全国稻谷价格历史最低的市场背景下,实现量价逆势上升。同时,高于市场价15%签订收购合同,受到农户充分信赖,联农带农效果凸显。同时,日思小站稻联手天津农科院、睡眠协会开发出富含γ-氨基丁酸的GABA米晚安稻,通过临床试验验证产品功效,进一步拓展小站稻功能性产品新赛道。
发展模式“由单打到协同”的突破。将沙窝萝卜品牌由“小而散”向“小而精”目标打造。一是统一思想认识。西青区委副书记挂帅成立工作专班,探索提出“政府+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周调度、月研判、季复盘”推进沙窝萝卜品牌建设。二是强化基础提升。传统老味与现代口味并重抓品种选育,主推品种种植面积覆盖87%。制定分级、仓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配齐“五标一码”强化品控溯源、品牌保护。三是补齐供应链短板。下大力气引育供应链企业天津市小沙窝村谷力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借助供应渠道上架京东、山姆会员店等高端平台,售价23.8元/2条,单品溢价率达到100%,改变大宗渠道销售模式,C端(消费者端)销售达到50%。2024年,沙窝萝卜销售额2.5亿元,同比增长108%,地头收购价格同比增长一倍以上。同时,沙窝萝卜与海河牛奶正在共同打造联名产品,从“小而散”农户种植到差异化产品创新,沙窝萝卜品牌实现从生产到市场全链条质的升级。
链端短板“由生产到流通”的突破。岳龙甘薯紧抓发展风口,锚定全链升级发展镇域产业。一方面,精准施策扬优势。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引入全国顶尖种苗公司石家庄慧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龙头企业、村集体联合成立平台公司。建设甘薯种苗繁育中心1000亩,成立甘薯协会,制定首个薯品类国家级团体标准,全方位夯实品质根基。另一方面,千方百计补短板。建设存储量1万吨的智能化存储库,解决仓储难题,彻底改变地头收购销售模式。岳龙甘薯上架京东、抖音平台,布局多家线下专营店,售价达到68元/5斤,并成功进军东南亚市场。建设薯加工中心,开发薯蔫儿、薯干等加工品。2024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8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全产业链红瑶甘薯基地。带动岳龙镇13个村集体增收300万元、人均增收4000元。
品牌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突破。定位城市消费主战场,坚持宣传做到城市、消费面向市民。一方面,以节兴业促增收。首次在市区举办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全国主会场活动,精心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活动3天举办地津湾广场客流量达到12万余人次,电商平台线上成交规模超4600万元。另一方面,面向市民强传播。持续开展“津农精品”进北京、进农交会、进商圈等活动百余场,推出“津农精品”伴手礼2.0版,投放高铁站、路名牌宣传广告,媒体刊发报道4000余篇。对小站稻、沙窝萝卜、岳龙甘薯等品牌建设成效进行深度采访报道,用“铺天盖地”换“深入人心”。
天津
企业掠影
天津市东信花卉有限公司为国有综合性农业企业,拥有7000平方米研发中心、76万平方米智能温室、2.8万平方米展示交易中心,年销售额高达4200多万元,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与天津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业务涵盖花卉、果蔬、丹参种苗研发与生产,构建了研发、生产、销售完整产业链。公司主要生产宝莲灯、红掌、竹芋和火鸟蕉等花卉,王牌产品“大顺宝莲灯”先后5次获得“金花奖”。经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检测中心检测,“大顺宝莲灯”室内除甲醛率为80%,室内有机气态物质(TVOC)去除率为14%,苯去除率为10%,是优良的室内空气净化花卉。先后获得22项行业内评比奖项;2023年作为东丽区区花发布IP形象“宝莲仙子”。
天津宁河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隶属于宁河区国资委的农业类国有独资企业,围绕种业产业化、农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路径,锚定“米上牌、蟹上环、猪上市”的“3523工程”战略目标,通过构建水稻、河蟹、种猪、商贸四大核心产业板块,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聚焦打造“津沽七里海”宁河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介来自古海岸湿地的优质农品。同时,锚定“争项目、争荣誉、争市场”攻坚目标,斩获6项国家级荣誉,品牌影响力实现质的飞跃。
天津市小沙窝村谷力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天津谷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专门从事蔬菜水果新品种选育、新品种推广种植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农民合作社。合作社位于沙窝萝卜核心产区,从2020年开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将沙窝萝卜成功销售到全国各地各大商超以及线上平台,并通过山姆会员店平台将沙窝萝卜推广到香港澳门等地,市场认可度逐年提高。合作社以辛口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载体,在沙窝萝卜种植、初加工、销售领域实现全产业链标准化,构建“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参与+农户参与”模式,进一步建设和维护沙窝萝卜公用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合作社的沙窝萝卜产品荣获2024年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产品奖”。
天津市一亩红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岳龙镇红瑶甘薯产业集群核心运营主体。公司联合56户种植大户构建“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带动岳龙镇及周边种植面积超1.1万亩,2025年自持种植基地5000亩,配套20座高标准智能存储库,6400平方米现代化加工厂于2025年10月投产,年产值预计超1.2亿元。核心产品“红瑶甘薯”口感绵密、甜度高,肉质无丝、有胶质感、黏糯,糖化后甜度超50°,蒸煮烤后薯香浓郁。公司注重销售网络建设与品牌推广,产品覆盖南方商超、盒马生鲜等渠道及711、烘焙店等终端。“红瑶甘薯”荣获2023年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薯博士杯”全国评比大赛多个奖项,2024年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产品奖”,2025年第八届上海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有限公司是天津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重点以小站稻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业,专注于小站稻全产业链发展。公司建设先进稻米加工生产线,实现全自动生产,采用多机轻碾加工技术,严控粮食节粮减损,年加工能力5万吨稻谷。先后通过ISO 22000、HACCP、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食品行业五大管理体系认证,实现全程质量管控。推行订单农业,拥有5000余亩绿色食品认证种植基地和200亩有机产品认证基地。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公司助力“小站稻”品牌建设,多次荣获农业博览会金奖、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等荣誉。公司线下销售网络主要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主,线上覆盖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
岳川酱坊始创于1919年,是集传统酿造技艺、现代化生产与饮食文化推广于一体的“津门老字号”企业,专注红油豆瓣酱、泡椒酱、鲜椒酱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产品畅销全国30余省市,入驻超10万家商超、餐饮门店,单品年产量达1.5万吨。2022年,第四代传承人霍宝月升级产品线,融合非遗技艺与智能制造,推出鲜椒拌饭酱等新品,进军年轻消费市场。企业实施全程质量监控,逐步构建起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市场终端的完整产业链条。公司产品2015年起连续四届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24年获得ISO 90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荣获“津农精品”认证产品品牌、“天津市宁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荣誉称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