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十都镇密花村的李育兴,不仅有6亩黄桃园,还在桃园旁边开了200多平方米的民宿。
李育兴的黄桃园产果今年大获丰收,但他察觉到,市场正在发生变化。通俗地说,就是炎陵黄桃今年的“画风”有点“卷”。
桃界“爱马仕”的压力
炎陵黄桃一直被称为中国桃界的“爱马仕”,单从价格就可窥见一斑。
走进长沙黑石铺街道一水果店,可以看到红毛桃售价4.28元/斤,水蜜桃6.8元/斤,湖北黄桃6.8元/斤,而炎陵黄桃标价9.9元/斤。在旁边500米开外的另一家水果超市,个头在5两以上的炎陵黄桃,标价12.8元/斤。
“炎陵黄桃贵是贵些,但这两天销售量很大。”水果店工作人员说,今年的炎陵黄桃零售价相比去年同期,要便宜一些。
这种情形,在果农那里也得到了印证。
李育兴种了10年炎陵黄桃。他说,去年收获黄桃近1.6万斤,一斤平均卖到7到8块左右;今年黄桃产量预计达2万斤,现在刚上市,一斤黄桃只卖到5到6块。
价格走低,对消费者而言,能更好地实现“水果自由”,但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炎陵黄桃而言,折射出的却是市场“重围”。
7月份,“早熟”的黄桃品种已抢先占领市场,而当炎陵黄桃上市时,三湖黄桃、奉化黄桃、锦绣黄桃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又紧随其后集中成熟,可谓“前有狼后有虎”。
“在竞争最激烈的当口上市,开局有点难。”炎陵县一位黄桃经销商坦言。
据业内预测,2025年,全国黄桃种植面积突破120万亩,预计总产量超80万吨。而据炎陵县发布的数据,炎陵黄桃今年产量预计为8.9万吨,而去年同期预计的产量为8.6万吨,二者相差不大。
在这片黄金果海的“厮杀”中,炎陵黄桃要守住高端阵地、保住利润空间,开局便只能背水一战。
有些所谓的“炎陵黄桃”,不讲“武德”。正宗的高山炎陵黄桃一般在7月中旬以后上市,但近年来,各种侵权的“山寨”炎陵黄桃总是抢“鲜”一步。
6月份,炎陵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就联合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炎陵黄桃”跨省协同打假维权行动。
8月1日,炎陵县炎陵黄桃产业协会发布《关于规范炎陵黄桃销售、维护市场秩序的公告》称,要严格品种产地管理、严控产品质量、严格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今年的炎陵黄桃,可以说是以‘肉搏’的形式进行市场竞争。”炎陵黄桃产业协会秘书长谭忠诚说,万幸的是,零售市场对炎陵黄桃的品质高度认可,目前炎陵黄桃依然呈现高溢价、高复购、高增长的消费特征。
但如果价格战持续吞噬利润,炎陵黄桃产业如何撑起高端梦想?
离“顶流”差一个“好故事”
面对“压力山大”的开局,不少炎陵黄桃的经营者试图寻找突破口。
在张小辉的网店里,“海拔800米认证的炎陵黄桃”以单果12元/斤的价格售罄,比普通桃溢价40%。
这个返乡回炎陵县创业的年轻人,正推动建立高山产区物联网系统——消费者扫码便能追溯黄桃的生长轨迹,连开花日的降雨量都清晰可查。
“以前觉得种好桃就行,现在明白,还要会‘种’故事。”张小辉如今做起了电商直播,在抖音拥有上万粉丝。今年,他的黄桃还未下树,就已被预订三成。
“种故事”,道出了农业品牌的突围之路。
比如云南的“褚橙”,在每年上市之际,都会讲不一样的故事。可以说,褚橙的成功,就是“‘好产品’打底、‘好故事’升温、互联网起飞”的真实写照。
同样,将电商作为重要渠道的炎陵黄桃,也需要讲好自己的故事。
炎陵县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今年炎陵县通过电商销售炎陵黄桃的个人和企业数量已近百家,炎陵黄桃的销售模式逐步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电商渠道占据了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作为炎陵县最大的黄桃销售企业,耕夫子农产品开发公司今年与顺丰嘿客、苏宁易购等知名企业合作,并在多个电商平台开设直营店。公司总经理刘向荣表示,今年预计将有上千吨黄桃通过其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致富果”的背后
7月28日,第三届炎陵黄桃文化季暨第十一届炎陵黄桃大会在炎陵县开幕。
活动现场,来自北京、广州、长沙、深圳多地的采购商,与炎陵县农之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优质黄桃供应商签约,共促黄桃销售。
而在此之前的7月25日,“炎陵黄桃 桃醉天下”2025年炎陵黄桃长沙(红星)产销对接活动在红星全球农批中心举行,力推炎陵黄桃走向市场。
这些年来,炎陵县委、县政府不仅重视产销对接,还非常重视黄桃品牌建设。
2016年11月,“炎陵黄桃”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年12月,“炎陵黄桃”被评为“湖南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经炎陵县等多方努力,2017年12月,“炎陵黄桃”入选央视2018年“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2020年11月,炎陵黄桃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
这些年来,不仅湖南媒体调集人力物力,拿出平台、渠道、时段,为炎陵黄桃大力“吆喝”,许多央媒也纷纷加入。
因为罗霄山腹地的炎陵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以黄桃核心产区中村乡为例,12个村中,一度有9个村是贫困村。
目前,炎陵县约6万人参与黄桃上下游产业链,其中带动近4万桃农人均增收1.3万元。对桃农而言,炎陵黄桃不仅是“致富果”,也是一项“幸福工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需要政、企、商一起来努力,共同守护“炎陵黄桃”品牌和市场秩序,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让这颗“黄金果”持续闪耀。
如何从拼产量到拼价值
7月28日,李育兴的黄桃园开园。通过民宿引流带客,李育兴当天就卖了3000多斤黄桃。
“从前拼产量,现在要拼价值”,这是他从市场变化悟出的道理。
在谭忠诚看来,炎陵黄桃要真正从“有名”做到“顶流”,需要一场“价值革命”。
“炎陵黄桃必须适应新形势,跳出单纯的价格战,从提升品质、延伸链条、创新模式等多维度发力,才能守住高端阵地。”谭忠诚说,炎陵黄桃可以借鉴日本马路村种柚子的经验,大力推广“避暑+深度采摘体验”模式,引导桃园周边民宿升级,融入黄桃主题文化展示、手作体验及特色餐饮,把短暂的采摘行为转化为沉浸式“桃园生活”消费,提升品牌忠诚度与客单价。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古川认为,炎陵黄桃面临的价格内卷和品牌挑战,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中的典型痛点,也是炎陵黄桃迭代升级必经的涅槃。
如何突破价格竞争局面?古川建议从三个方面展开:
构建品质壁垒。制定严格的炎陵黄桃分级标准,实行“特级/一级/二级”品质挂牌认证。同时深挖炎陵黄桃种植优势,发布炎陵黄桃风味成分报告,用颗粒度更高的数据塑造质量壁垒。
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张建成介绍,目前,炎陵黄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普及率达到100%、优质商品果率达到90%以上。而当地高海拔、高负氧、高昼夜温差的生态环境,也是孕育高品质炎陵黄桃所特有的原生基因。
打造文化“护城河”。古川建议,创造性运用“炎帝陵”赋能“炎陵黄桃”,将炎黄文化基因注入地区品牌,与普通黄桃形成文化区隔,引导消费者愿意为“炎陵”二字支付溢价。
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副秘书长朱建军也认为,需要深化对炎陵黄桃文化内涵及特色的发掘、研究、整合与提炼,持续扩大文化宣传力度,营造品牌聚焦效应。
成立品牌共同体。古川认为,可以由政府部门背书,组建炎陵黄桃产业联盟,统一品牌标识、定价区间、营销推广,对以次充好、恶意压价的经营主体坚决取消授权资质。严格约束炎陵黄桃核心产区,强化产地唯一性,官方公示黄桃产量,每年核定主体种植面积、产量和销量。
谭忠诚则建议加强种质研发,推出早、中、晚熟及特色风味新品种,错峰上市,分散市场压力。
针对鲜果保质期短的痛点,谭忠诚说,关键在于补齐加工与冷链短板。
目前炎陵黄桃的年加工量不足总产量的5%,需要扶持企业开发黄桃果干、果酱等基础加工品,并探索高附加值衍生品;同时加快建设冷链分拣中心,变“季产季销”为“全年可售”。
最近,李育兴作出决定:加大对民宿的投入,重新规划民宿布局,同时加大直播的力度。
这位63岁果农的调整,或许是炎陵黄桃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必须从单一的卖果子向建产业链发起更为深刻的裂变。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