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珺:为“鲤”耕耘
时间:2025-09-12 09:58:29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翁炫 字号:【

  见到郭珺,是在位于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试营业的福运锦鲤园。“500亩区域,300亩土塘被我改造成了养殖区,剩下的200亩则和政府一起打造成锦鲤主题乐园。游客在这里能了解锦鲤文化与繁育过程,乘船游湖时还能和锦鲤亲密互动;孩子们可以体验捕捞小锦鲤、投喂饲料,也能选几条带回家饲养。”郭珺站在波光粼粼的池塘边,话语中满是对新事业的憧憬。

  此前,郭珺的锦鲤养殖场已稳居国内精品锦鲤养殖龙头地位,其溢出效应带动了当地养殖户共同致富。如今,作为江苏省级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的福运锦鲤园,正努力吸引更多游客,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农文旅融合提供可借鉴的样本。这条从鱼塘延伸至乡村的道路,郭珺已走了十多年。

  慧眼识“鲤”:

  从新闻场到鱼塘的转身

  时间回溯到2012年。郭珺去朋友的别墅做客时,看到院子里的鱼池空空如也。“花十几万从日本买的锦鲤,没几个月全死了。”朋友的抱怨,像一颗石子在她心里激起了涟漪。之后,她走访了更多有鱼池的家庭,发现锦鲤存活率低是普遍存在的痛点——不仅鱼价高昂,鱼池设计、养护技术方面也有很多门道。郭珺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潜在的市场吗?

  郭珺的洞察力,得益于她的新闻科班出身。2006年从河海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她在扬州一家媒体担任记者。“洞察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站在对方角度表达的能力,这些新闻人的底层能力,恰恰也是做市场的基石。”她常说,当年的媒体经历,让她总能精准捕捉到市场的脉搏。

  决定投身锦鲤养殖、打破进口垄断时,郭珺面临着两大难题:技术来源与养殖基地选址。做记者时练就的调查能力派上了用场。她打听得知上海嘉定一家濒临倒闭的渔场里,有位日本锦鲤专家。“那位老先生在业内声望很高,他带来的不仅有锦鲤种群和技术,还有日本渔场的标准化管理经验。”郭珺三顾茅庐,最终成功请到了这位专家。

  选址方面,郭珺锁定了太仓市双凤镇新闯村。“双凤水域多、水质好,放眼整个太仓,这里最适合养殖锦鲤。”2014年1月,江苏启泓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运营,近300亩的土塘里,承载着她的“鲤”想。

  真正着手实操后,郭珺才发现难度远超想象。好在养殖场完全按照日本中大型渔场的标准建设:土塘设计、过滤系统,甚至推水机功率都严格参照国际一线水平。“这一点对于养殖锦鲤至关重要。”郭珺说,这既为锦鲤养殖铺垫了优良环境,也为日后锦鲤的销售埋下了新思路。

  精研“鲤”道:

  破解养殖的三重难关

  “直到第五年,投入与收益才打了个平手。”回想前五年的艰辛,如今的郭珺已能淡然一笑。这条路之所以如此艰辛漫长,是因为在中国养殖锦鲤必须跨越种群、筛选与销售这三道难关。

  “锦鲤起源于中国,传入日本后培育出观赏品种。”郭珺曾为拿不到日本优质一代种群而沮丧,“没有优质一代种群,后面的繁殖全是徒劳,就像父母基因不好,孩子难成器。”她曾走访日本一家百年锦鲤渔场,因负责人后代不愿继承家业,经过多次接洽,对方才同意将种群交给他们。“我们分三个航班把鱼运回国,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有了来自日本的种群后,郭珺便开始着手培育属于中国的种群。她带着团队与无锡水科所合作,用国内福瑞鲤与锦鲤杂交,“现在我们这里两岁的锦鲤能长到日本锦鲤三岁的个头,长势快了一半。”对此,她深感自豪。

  “鱼一胎能产下20万尾小鱼。但20万尾小鱼,最后能留下来的可能只有1万甚至1000尾。”郭珺说,锦鲤淘汰率很高,筛选技术至关重要,关键在于花时间:一是通过优化种群、改善养殖环境降低淘汰率,这需要时间沉淀;二是培养挑选眼光,“这得在鱼池边泡上无数个日夜,看体型、辨花纹,差一点都不行。”

  在郭珺看来,任何行业要想做好,一定是左手有技术,右手有市场,两者缺一不可。锦鲤销售的难点在于市场鱼龙混杂,且锦鲤的受众是中高端群体。郭珺的破局之道是“卖解决方案而非卖鱼”。“很多人院子里的鱼池养不活锦鲤,因为景观公司设计时没考虑锦鲤习性。”她把业务延伸到前端:设计鱼池、按“50%红白配其他色”的美学比例配鱼,再提供后期维护。“客户买的不是鱼,是省心。”这种模式让终端客户占比从最初的10%跃升至如今的90%,利润率也提升了3倍。

  “鲤”惠乡村:

  从渔场到农文旅的延伸

  如今,郭珺的养殖场年孵化锦鲤2000万尾,鱼苗繁育能力达每年1亿尾,因高性价比和完善售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事业红火后,她也没忘了身后的乡村。

  2018年,郭珺开始与周边的农民合作社合作。“第一年免费给鱼苗,结果全死了——农户懂养虾,却不懂调水质。”第二年,郭珺派技术员蹲点指导,教农户控水温、防病害。60亩水塘45天出鱼,“35元一斤收上来,给了合作社16万元。”后来她又推行“一年二产”,利用虾塘空档期再养一茬,“最高一次给了30多万元,农户说比养虾划算多了。”

  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郭珺格外关注女性群体,不遗余力地为当地妇女拓展就业增收渠道。除智能化养殖环节外,凡是需要人工的工序,她都优先考虑当地妇女。“每年挑鱼苗、吸黑仔时,我们会雇佣约30位女性。”“这其中还涉及对她们进行技能培训。”郭珺表示。

  2022年,双凤镇勤力村找到郭珺,计划由政府、文旅公司与她三方合作,在500亩区域打造农文旅融合项目。本着为乡村发展助力的初心,郭珺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我们已经培育出了小锦鲤,供孩子们捕捞、投喂、选购,价格也亲民。”郭珺说,这些年,她不断通过技术革新,既解决了锦鲤优良种源“卡脖子”问题,也在努力降低优良品种的价格,“让锦鲤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如今,郭珺已当选苏州市人大代表、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先后获得江苏省新时代“苏农匠”、苏州市巾帼建功标兵、苏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双凤镇“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等荣誉称号。启泓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构建起集鱼池建设施工、锦鲤繁殖培育、鱼池养护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并持续拓展产业链延伸领域。谈及未来发展,郭珺坚定地表示:“我始终怀揣着用锦鲤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理想,有信心、有决心让农村变得更富裕、更美丽。”

  夕阳西下,福运锦鲤园的湖面泛着粼粼波光,像撒了一把彩色的星子。郭珺掏出手机给儿子发语音:“妈妈这就回,今晚做你爱吃的糖醋排骨。”风吹过稻浪,带着水的气息——这个从城里来的女记者,早已把根扎进了这片土地,让乡村“锦”上添花,也把日子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