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上市 优质优价看得见
时间:2025-09-12 10:11:47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评论员 字号:【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7月29日,农业农村部就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表示,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率先从水果、牛肉等产品入手,探索建立品质评价和分级标准,推动产品分级上市。

  当前,我国农产品消费总体稳定,但仍有潜力亟待释放。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和消费观念转变,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变得多元化的同时,对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不仅是农产品质量管控从“安全底线”向“品质高线”跃升的重要一步,更是打破 “供需错位”,拓展农产品消费空间的有效抓手。

  破除选购顾虑,激活消费意愿。当面对种类繁多、品质各异的农产品,“不敢买、不会选”时常成为消费者的困扰,如何将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购买力?关键在于让品质“看得见”,将抽象的品质转化为具体的可量化指标。2024年,深圳在获批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水果质量分级试点后,研究建立了包括追溯、外观、口感和营养在内的“1+3”评价体系,将水果分为A+、A和B三个等级。以蓝莓为例,其团体标准《水果分级标准 蓝莓》(T/SZNB 006-2024),就对蓝莓的果实横径、糖度、总酸 (以柠檬酸计)、硬度、花青素等多项指标均提出了品质等级要求,等级为A+的蓝莓在前述各项指标表现均需高于A级和B级。也就是说,A+级别的蓝莓果径大、硬度高,吃起来也是最甜的。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扫描贴在水果上的二维码,即可将产品认证等级、果实甜度等数据指标一目了然,提升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信任度。

  打通产销链路,拓宽销售边界。对于生产者而言,清晰的分级标准如同“市场导航”,指引其按需求调整生产,让农产品销路从“局部”走向“全域”。例如,有库尔勒香梨种植户反映,香梨通过水果分级认证后,A+级产品在2024年深圳食博会上获得深港两地消费者好评。他坦言,之前没有客观的分级标准时,优劣混售难以实现优价;实施质量分级认证后,优质果品得以进入高端市场,售价显著提升。深圳某超市渠道商也表示,分级制度将水果质量具体化、标准化,有效降低了公司在采购环节的人力鉴别成本,同时拓宽了可鉴别、可信赖、可对接的优质货源渠道。

  需求牵引供给,撬动消费增量。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分级体系,是以标准化评价为杠杆,深层驱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为消费空间的持续扩容注入新动能。当分级标准成为市场“指挥棒”,生产者会主动根据不同等级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优化品种、改进技术。比如为提升蓝莓A+级的糖度,种植户引入精准灌溉与有机肥技术等。这种“以销定产”的良性循环,不仅让市场上的分级产品更贴合消费需求,更助于催生新的消费场景,如针对健身人群的高蛋氨酸A级牛肉、面向儿童的低酸A+级水果泥等细分产品,正是分级体系下“需求创造供给”的生动实践。

  从深圳试点到全国探索,农产品质量分级的核心价值在于让每一类产品找到对应的消费群体,让每一种需求对接合适的供给。这既非简单的“品质升级”,也非单一的“标准制定”,而是通过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分级通道”,激活存量消费、创造增量需求,最终实现农产品消费空间拓展。未来,随着分级标准的完善、产学研协同的深化以及产业链配套政策的扶持,这一体系必将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地域局限,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实现“物尽其用、销尽其路”,为促进农产品消费提供持久动力。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