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事记
时间:2025-08-08 09:46:38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屯垦固疆创基业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王震将军这首诗不仅是对自己戎马一生的写照,更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长发展历史的形象概括。

  新中国成立之际,王震、陶峙岳、张仲瀚将军率军进疆,面对亘古荒原发出万丈豪情:“我们就在这里开基立业,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至此,石河子这座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设、军人管理的共和国新城诞生了!

  创建现代农业

  屯垦部队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进程中,坚持现代农业方向,建设了大批现代化农场,形成了与各族人民毗邻而居的社会结构,充分发挥了引领现代农业、造福各族群众、增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1950年1月21日,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军队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向驻疆部队发布开展大生产运动命令,动员11万名指战员在天山南北、戈壁荒滩,就地屯垦,创建军垦农场。

  1950年冬,垦荒部队开始收获粮食。部队吃饭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并节约了军费开支,这样就为工业建设积累了资金。在全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节约活动,10万多名官兵节衣缩食,拿出津贴费和衣服、帽子、手套等来支援经济建设,八一面粉厂就是当时驻疆部队全体指战员每人节约一顶帽子省出来的经费建成的。

  1950年,生产部队在南北疆试种棉花,其中,第二十二兵团第二十五师驻沙湾县小拐部队,由苏联引进棉花种子,植棉3亩,收获籽棉200余公斤,平均单产67公斤多,首次在北纬45°11′、东经85°3′地区植棉成功,为以后玛纳斯河流域大面积植棉开辟了道路。

  1953年,玛纳斯河流域农七师、农八师在苏联专家迪托夫指导下,开展2万亩棉花大面积丰产运动。这一年玛纳斯河垦区各农场种植的2万亩棉花获得了空前的丰收。共产籽棉402万公斤,亩产201公斤,单产比1952年提高2.02倍,超额完成了任务。1953年新疆棉花平均单产籽棉54公斤,玛纳斯河流域的棉花单产是其3.7倍。这次棉花大面积丰产的实现,不仅为提高和稳定棉花单产打下良好基础,而且也为其他各种农作物的大面积丰产树立了榜样。

  建设正规化国营农场

  1953年11月,在新疆军区第三届生产会议上,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和新疆军区代政委王恩茂指出:“新疆生产部队执行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要发展部队生产,逐步实现国营农场。”

  开发新垦区

  扩大老垦区

  1958年到1966年是兵团事业蓬勃发展时期。兵团实施开发新垦区战略方针,天山南北数十万生产部队开发莫索湾、进军塔里木,挺进伊犁河谷、博乐、塔城、奇台、阿尔泰山麓,开垦出片片绿洲。

  从1957年到1966年,农牧场由59个猛增到158个,耕地面积达1212万亩,人口由31万增加到148万余人,奠定了兵团事业的规模和战略布局的基础。

  开创新疆农业

  现代化先河

  自开展大生产运动以来,驻疆部队就积极发展以机械化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到1965年,兵团130多个农场的犁地、整地、播种、中耕、开沟、追肥、植保和小麦收割8项作业的机械化程度达90.5%,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改革开放中的农业现代化

  2021年,143团成功申报了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兵团级农业产业园(乳业、葡萄),石河子总场成为兵团唯一一家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单位,150团成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单位,八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玉米制种大县,142团成功申报了兵团级产业强团。

  2022年,师市获批国家玉米制种大县称号。合信种业成为兵团唯一一家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公司。制定了《八师石河子市葡萄酒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下野地西瓜”“炮台红甜瓜”“石河子鲜食葡萄”“143蟠桃”等特优果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4年,制定“军垦1949”区域公用品牌准入标准体系,33家企业161款产品入驻“军垦1949”品牌名录。积极参加“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和国内合作发展大会,建立大连“军垦1949”运营中心,成功举办“蟠桃进京”暨“军垦1949品牌”推广活动,媒体展示曝光量总计达6000余万人次。

  2024年,师市滴灌技术使用比例占灌溉总面积的99%,灌溉水利用系数从2000年的0.6提高到2024年0.66。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