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之歌唱响天山南北
时间:2025-08-07 15:34:08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韩红波 字号:【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聚焦“中国棉库”“西部粮仓”“瓜果之乡”“陆养海鲜”四个关键词,深度融入并全力助推新疆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供给基地的战略进程,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为笔,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打造链式金融服务

  建强中国棉库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2024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68.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2.2%,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及商品调出量连续29年稳居全国首位。

  新疆棉花绽放全国,离不开新疆农信的一路相伴。以棉花收购贷款为例,过去十年(2015年—2024年),新疆农信年均发放棉花收购贷款从14亿元增长至227亿元,部分年份最高达385亿元,10年累计发放棉花收购贷款1605亿元;支持棉花收购企业从66家增至285家,增长330%,办理棉花收购贷款行社从17家增至26家,增长53%,棉花收购贷款市场份额从4.1%增长至30%左右。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新疆农信对“十大产业集群”中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联社每年邀请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专家参加棉花信贷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印发棉花信贷管理指导意见,有效满足棉花收购企业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

  在此基础上,新疆农信沿着棉花全产业链一路深耕。在种植端,深挖棉花种植、交售、收购、加工、补贴等数据资源,拓展线上植棉贷款。在收购端,探索农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植棉主体代加工销售皮棉的业务模式,激发市场活力。在纺织端,试点推广皮棉质押监管向棉纱质押监管转变的“棉转纱”业务模式,为纺织企业盘活资产、破除困境。

  新疆中泰集团旗下新疆兴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泰公司”)是新疆农信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受益者之一。为帮助兴泰公司及其上下游企业,2025年新疆沙湾农商银行为其精心定制了包含三道“大菜”的“套餐”:一是依托集团企业担保为其办理流动资金贷款;二是借助存单质押为其发放存单质押贷款1亿元;三是针对该企业1800余名工人、每月约1000万元工资总额,量身打造并发放“工资循环贷”6000万元。通过一揽子金融服务,沙湾农商银行成功为该企业提供综合授信5.5亿元,目前已用信4.3亿元。与此同时,沙湾农商银行创新推出“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深挖供应链金融“富矿”,以兴泰公司为核心企业,依托其信用进行背书,为上下游3家企业发放供应链融资贷款4000万元,打通产业链资金“微循环”,推动棉花产业链协同联动、稳健发展。

  在提升服务效率方面,新疆农信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网络服务平台打造成全天候资金结算“高速路”,让“棉出手、钱到手”,丰收喜悦即时兑现成为常态,棉农彻底告别了排队久、入账迟的困扰。

  浇灌智慧田园

  助力西部粮仓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支撑是关键。近年来,新疆粮食生产能力全面提升,2024年,新疆粮食单产首次位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增量位居全国第二。

  独步天下的底气来自日臻完善的智慧农业体系,而从会种田到“慧”种田正是新疆农信全力支持的方向。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疆农信以金融深度赋能推动粮食生产由“区内平衡、略有结余”向“区内结余、供给国家”转变,让“中国碗”装更多“新疆粮”。

  新疆九圣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圣禾”)自主研发的“农业芯片”——种子,正不断刷新新疆小麦、玉米的高产纪录。九圣禾位于新疆昌吉市,是集农业管理、种业科研及经营、农业技术、生物科技、涉农金融等业务于一体的农业集团公司,为中国农业500强企业。为助力企业发展,昌吉农商银行将其评定为AA级客户,授信27亿元,2020年至2025年2月,共向该集团三家子公司发放贷款58笔、13.58亿元。在新疆农信的强力支持下,九圣禾在全疆建成50万亩高标准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种植生产基地,依托自身农业种植、农业技术、农业市场、农机装备、农业金融和农业大数据“六大服务体系”,辐射带动周边其他作物基地150万亩,帮助种植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亩均增收超240元,每年带动农业增收和社会效益超5亿元。

  “新疆粮”领跑全国的秘密不仅包括基因优良的种子,还需要科技含量十足的田间管理,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尔农业”)正是这一领域的深耕者,也是新疆农信的重点服务对象。该公司开创的“智能施肥机+智慧球阀+液体肥”智能施肥创新技术模式,让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了“一键浇灌”万亩农田。2015年以来,昌吉农商银行累计为该公司提供信贷资金超6亿元,帮助慧尔农业构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智慧农业装备产业集群,在全疆铺设了4000余套智能施肥系统,并在小麦、棉花、玉米、番茄等各类农作物种植中推广应用,覆盖面积超400万亩,每年节省各项成本6.65亿元,取得了减肥20%、节水30%、增效30%、亩产增收5%〜25%的好成绩。

  播洒阳光雨露

  甜蜜瓜果之乡

  瓜果是新疆最亮眼的名片之一,截至2024年末,新疆已有库尔勒香梨、若羌红枣、伽师新梅、哈密瓜、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阿克苏红枣7个品牌登上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新疆瓜果的火爆出圈,新疆农信功不可没。截至2025年2月末,新疆农信累计新增投放果蔬产业贷款30.09亿元、余额173.61亿元,总量保持持续稳定。

  近年来,新疆农信围绕“十大产业集群”,特别是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统筹新疆农信金融资源,自治区联社先后下发《金融支持有机果蔬产业指导意见》《做好特色林果业信贷管理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明确投向策略,对客户、企业、项目准入要求以及贷款额度、贷款期限作出详细规定,引导各行社持续加大核桃、红枣、枸杞、苹果、香梨、葡萄等特色果蔬产业和林果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果蔬和林果业基地建设,推进林果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提质增效。

  2024年首次入选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的伽师新梅,离不开新疆农信为其量身打造的金融服务。为支持培育伽师新梅产业发展,2022年,伽师县联社创新推出担保方式多样、审批放款快捷、贷款期限灵活的“新梅贷”,截至2025年2月末,伽师县联社累计发放“新梅贷”1.66万笔、12.04亿元,覆盖伽师县全部310个行政村和新梅产业链各环节,助推该县2024年新梅种植面积57万亩、产量37万吨,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0%、产量的70%,产值突破70亿元。

  新疆农信将助力果蔬产业发展与防沙治沙相结合,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支持环塔沿线县市种植肉苁蓉、甘草、沙棘、罗布麻、沙漠玫瑰等既有经济价值又可抗旱节水的特色林草、林果作物。

  2020年至2024年末,新疆农信累计在南疆五地州发放种植业贷款近1300亿元,为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让“治一片沙漠、富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注入金融活水

  加持陆养海鲜

  近两年,“新疆海鲜”持续火爆。离海最远的新疆,正在用自产的三文鱼、淡水龙虾、白对虾、螃蟹等海鲜款待天下食客。资料显示,2024年,新疆水产品产量近20万吨,位居西北五省区第一,三文鱼产量增长近20%,占全国内陆产量的15%以上。

  红红火火的渔产业背后,离不开新疆农信的金融加持,帮助新疆三文鱼跃出天山便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天山脚下,碧水蓝天。走进伊犁州尼勒克县的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蕴”)吉林台三文鱼养殖区,在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水库中,一个又一个大型圆形网箱连成一线,只见三文鱼群涌动翻滚、争抢鱼食。早在2017年,尼勒克县联社成为首个支持天蕴发展绿色生态水产养殖的金融机构,从首笔500万元的贷款,到后来与天山农商银行、伊犁农商银行发放社团贷款,截至目前,新疆农信累计为该公司及关联产业提供信贷支持近1.5亿元,助力其打造集“研发—养殖—加工—冷链—电商”于一体的产业链,激活了新疆发展“陆养海鲜”的“一池春水”。

  作为农业农村部评定的新疆首个“数字渔业”试点,依靠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如今天蕴已发展成为拥有全球领先的冷水鱼养殖装备、3座现代化的智慧渔业养殖基地、60余项专利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无害化、“零污染”生态环保养殖发展模式。目前,天蕴年产三文鱼达1.2万吨,并依托其完善的产业链条,确保三文鱼出水后24小时内即可“鲜”达全国各地,已成为新疆陆养海鲜的标杆。

  下真功夫、成大境界。新疆农信将锚定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定位,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围绕粮食和食品加工、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等涉农产业集群,重点关注对县域发展带动效应明显的产业。同时,建立专项对接、定期跟踪服务机制,打造“银行+农资企业+农担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订单+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模式,不断加大金融服务供给和产品创新力度,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为新疆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区建设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