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营养型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饮食消费的全链条,确立了增加优质蛋白质食物供给和消费、促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供给和消费、加快营养型食物研发和加工、传承和推广健康饮食文化、加快构建食物与营养供给保障体系、健全食物与营养可持续发展制度体系等6项重点任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也越来越精细化,不管是主食的选择,还是搭配的食材,都在追求精致细腻,追求口感,从而引起了一系列营养健康问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们居民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只有10.4克/天,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建议的成年人适宜摄入量25〜30克/天。针对这一问题,《纲要》提出了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供给和消费,通过发展全谷物、杂粮杂豆,改善蔬菜水果品质,充分利用农产品加工副产物,从而提升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保障居民营养健康,其中重点提到因地制宜发展鲜食玉米。
鲜食玉米引领饮食新风尚
鲜食玉米是指在玉米乳熟末期采摘果穗,可用于直接食用的玉米。根据品质类型可分为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笋玉米等。甜玉米最突出的特点是口感清甜爽口,清爽无渣,但不具有黏性,含糖量高,可溶性糖含量能达到20%左右,是一般水果的2倍。糯玉米口感绵软清香,但无甜味,糯玉米直链淀粉含量≤3.0%。为满足消费者对鲜食玉米既甜又糯、好吃又营养等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自2010年开始,我国育种家陆续创新选育出甜加糯型玉米。甜加糯玉米可溶性糖能达到3%左右,可溶性固形物能达到12%,比西瓜还高,西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大多在10%以下。鲜食玉米保持了良好的口感和营养成分,是一种天然健康的主食选择。由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北纬47°、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以及天猫美食发布的《2022鲜食玉米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随着居民生活质量与消费水平的提升,饮食消费观念发生转变,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低脂高纤主粮,玉米作为重点突出品类,较其他主粮有着明显优势,已成为消费者心中重要的传统主粮补充替代品。鲜食玉米已成为日常家庭餐桌上的常客,消费者更会在早晚餐时间段进行食用。报告指出,自2003年至2020年,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从200万亩增长到2000万〜2200万亩,位列世界第一,消费体量600亿穗,未来整体体量还将迎来增长,整体市场规模超700亿。
既能当粗粮又能做水果的鲜食玉米
鲜食玉米完全不同于被定为粗粮的普通干籽粒玉米,从营养上看,具有粗粮和水果的双重特点。
鲜食玉米作为粗粮,跟普通籽粒玉米一样,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突出特点是脂肪含量低,膳食纤维含量高,低脂高纤维有助于控制体重。膳食纤维因其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被称为继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明膳食纤维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肠道癌、便秘等及防癌抗癌方面效果明显。
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其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在促进肠蠕动、改善肠道健康、改善便秘、控制体重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功能和功效,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鲜食玉米用来鲜食,又具有水果的一部分特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还含有胡萝卜素,营养价值较高。
因此,贯彻落实《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发展鲜食玉米产业,对于改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也是一项很好的举措。
助力鲜食玉米产业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鲜食玉米采后保鲜储运技术。鲜食玉米在储藏运输过程中很容易老化,因此采后保鲜技术非常重要。采用电子鼻、电子舌、离子迁移谱分别测定鲜食玉米的甜度和香气,结果显示,非锁鲜玉米样品的典型香气特征远弱于3小时锁鲜玉米样品,非锁鲜玉米样品甜度远低于3小时锁鲜样品(甜玉米和黄糯玉米)。这表明采用3小时锁鲜技术能有效保持鲜食玉米的甜度和香气特征,建议加大此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二是开展标准化生产。围绕不同品种的鲜食玉米,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的原则,加快产地环境、品种种质、生产技术、投入品管控、加工储运、包装标识、分等分级、品牌营销等方面标准的制修订,建立健全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按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加强品牌培育,实现优质优价。
三是引导消费者理性健康消费。首先针对当前我国居民肥胖和超重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结合“体重管理年”相关宣传活动,普及健康饮食相关知识,把鲜食玉米等全谷物食品摄入作为优化主食结构的重要举措。然后普及鲜食玉米的食用方式,消费者大多将蒸、煮、烤作为鲜食玉米的主要烹饪方式;由于鲜食玉米鲜甜的风味和脆爽的口感,也可作为炖汤、炒菜的重要配菜之一。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