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十年禁渔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在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与兄弟省市团结协作,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禁渔秩序稳定向好、渔民生活安稳向好、渔业资源恢复向好。
完善组织体系,以更高站位扛牢政治责任。湖北省委、省政府主动扛起生态大省政治担当,将长江十年禁渔纳入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发展规划。在长江流域省份率先出台《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联席会商、协作执法、挂牌督办、考核问效等制度,出台政策文件30多个。压实主体、主管、属地责任,明确15个省直部门职责,成立省市县三级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112个。联合相关部门每年开展暗访10次以上,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会商、年底结硬仗,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
完善监管体系,以更实举措筑牢长江防线。主动对接赣、湘、皖、渝、陕、豫六省签订合作协议,全省渔政、公安、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动协作,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持续开展“渔政亮剑”“平安长江”“打非断链”等系列执法行动,2024年农业农村部门查办涉渔案件1210起、公安部门侦办非法捕捞案件544起、市场监管部门查办案件352起。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以乡镇、村为基本单元,983名“江段长”、3455名“岸线长”划片包干,有效打通禁渔执法“最后一公里”。按照长江和汉江5公里/人、保护区2万亩/人的标准,配备协助巡护员1858人,省级财政每年每人补助1万元。搭建省市县一体化渔政执法监管平台,建设视频监控点位1537个,配置红外成像、AI预警等功能,有效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形成了水上联打、陆上共管、市场协查、群防群治、科技赋能的监管格局。
完善保障体系,以更深情怀增进民生福祉。联合人社、民政等部门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常态化提供“1131”服务,开展职业培训7023人(次),湖北省需转产安置渔民全部实现转产就业,灵活就业人员占比从2020年的50%下降到当前的22%。符合条件的31530人全部参保,其中8833人已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对生活困难的退捕渔民开展救助帮扶,其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247人、特困供养31人、临时救助177人,连续五年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渔民4000人次。
完善修复体系,以更大力度恢复长江生态。实施濒危物种拯救行动计划,建设中华鲟种源保护繁育基地6家,保育中华鲟子一代2164尾、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在全国率先探索迁地江豚野化放归,江豚数量实现止跌回升,达到317头。开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排查,督促落实生态补偿措施,分类推进保护区优化调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300万元,组织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湖北长江干流、汉江干流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较禁渔前提升了两个等级。
作为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省份,湖北肩负着守护“长江之腰”的特殊使命。下一步,湖北省将学习借鉴兄弟省份的经验做法,再接再厉,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为守护“一江碧水永续东流”贡献湖北力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