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始终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十年禁渔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执行政策规定,坚决有力落实禁渔任务,保障了禁渔秩序总体稳定、退捕渔民安居乐业、水生生物有序恢复。安徽省在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考核中,连续4次获得综合“优秀”等次,马鞍山长江禁渔经验入选全国第六批干部培训教材。
推进上坚持高站位,把责任链条拧得更紧一些。安徽省委全会、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一号文件均明确要求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2024年以来安徽省政府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条块结合”压实全链条责任。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省市县乡一体联动、行业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部署长江禁捕退捕任务举措。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会同专班成员单位定期开展包保联系、“四不两直”暗查暗访,跟踪调度工作进展,通报禁捕退捕动态,全力以赴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攻势战。
退捕上坚持稳得住,把安置保障兜得更实一些。聚焦“精准帮扶、稳岗就业、兜底保障”三大环节,畅通“多元化”安置渠道,开展“个性化”技能培训,落实“多层次”保障政策,坚持实地走访与培训服务相结合,实现动态跟踪与结对帮扶的闭环管理。组织基层干部结对帮联10866户退捕渔民,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安徽省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和养老保险动态实现应就尽就、应保尽保,稳定就业率由退捕初期的72%提高到87%,企业就业比例5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禁捕上坚持顶得住,把监管防线筑得更牢一些。建立渔政信息化线上监管、网格化线下防控的执法体系,设立省市县渔政信息中心70个,渔政执法车船艇、雷达光电和无人机在禁捕水域实现有序布局;设立网格化禁捕管理单元1680个。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春季护渔”“秋季护渔”区域会战、长三角地区和交界水域联合执法等专项行动,通过水上联打、陆上共管、市场协查、网上严防,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销售渔获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禁渔期、禁渔区禁钓管理,疏堵结合引导休闲垂钓。
保护上坚持促恢复,把资源家底变得更厚一些。实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修编37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划,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统筹推进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极端气候下应急救护,建立9个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场所。举办长三角区域和“全国放鱼日”增殖放流活动,2024年度,共放流水生生物1.76亿尾,包括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濒危物种28.5万尾。在重点水域开展126个固定站位常规监测和长江江豚等7个专项监测,在新安江等7处水域开展重要栖息地调查,监测评估长江安徽段鱼类资源丰度上升27.1%,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下一步,安徽省将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优化专班运行机制,组织常态化联合作战、网格化严密防控、穿透式强化监管,用心用情做好安置保障工作,不断推进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和水生生物保护取得新成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