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一望无际的“海上粮仓”吗?你见过像舰艇一样的深海养殖平台吗?你见过挂起来有两层楼高的海带吗?
跟着我,坐船考察“中国水产第二大县”的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辽阔海域,你会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靠海吃海,又要养海耕海”的实践含义,也会具体感知农村中小银行给予地方产业发展、群众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持。
一人富带动一起富
天高海阔,碧波荡漾,海鸟飞翔。3月1日,我们乘船出海,半个小时到了连江县大黄鱼养殖专业户卢统辉的深海养殖平台。这个平台如同一艘“旗舰”停泊在海面上,周围十几里是星罗棋布、形状各异的养殖方阵,恰似众舰拱卫,形成一个庞大的舰群,卢统辉是这个舰队的“总司令”。
登上平台,如履平地,感受不到丝毫晃动。平台有三四层楼高,粗大的钢架拱立在海面上,面积相当于三四个篮球场,四围甲板宽敞平坦,可供百人参观。船体中部安置着一个橄榄球形状的巨大网箱,像大象的肚子,是平台的主体。
卢统辉介绍,这里水深35米,平台网深17米,锚定悬浮在海面上,网箱养殖水体1.58万立方米,每年投放20多万尾大黄鱼,每年能够产出400吨大黄鱼,一公斤售价在200元左右。这里正对闽江入海口,水质好,营养丰富,大黄鱼在网箱里自然觅食,随意游弋,如同野生,所以肉质鲜嫩,口感爽滑,味道鲜美,是市场紧俏货。他们从来不愁销售,都是大饭店开船到平台来收购。
这样的平台可以防15级台风。卢统辉几十年搞深海养殖,见证发展史。最早用的是木制鱼排,一遇大风大浪木排就被打散了;后来更新用塑胶渔排,台风一过就散架了;现在用钢制平台,任你狂风巨浪,我自巍然不动。
卢统辉说,这个网箱可以360度旋转,如果下面有生长藻类或者网破了,可以旋转上来处理。网箱用上人工智能,想要取鱼,一按开关即可,想取多少取多少,不像从前要下海去捞,从早到晚累得伸不直腰。
一人富带动一起富。卢统辉的公司长年聘请几十个渔民,他的大黄鱼苗及养殖技术普惠周围乡亲,他的平台建设在福州市和连江县“百台万吨”工程建设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卢统辉感谢连江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建一个深海养殖平台需要投资1700多万元,他建了两个,农商银行给他贷款1000万。平常生产投入也很大,只要遇到困难,首先想到农商银行。
银企联手推动产业升级
告别卢统辉的海上养殖平台,我们坐船上岸乘车前往筱埕镇官坞村,见到老支书林哲龙,他曾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带领官坞村群众“向海发展闯富路”的领头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官坞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渔村,每年渔民人均收入仅为150元,村集体负债5.6万元,当时歌谣唱“有脚不踏官坞角,有女不嫁官坞男”。1987年,军人出身的林哲龙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带领群众向海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发展海带鲍鱼海参为主业,通过科技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子。
年过六旬的林哲龙精神抖擞地带着我们参观,看村容村貌、海上养殖、生产车间和实验室,给我们讲解奋斗历程、分享各种荣誉。他着重介绍了带领群众科技致富的经历:
林哲龙最早领办的是海带加工厂,后来搞起了海带品种培育。经历数次失败后,终于培育出以日本海带为父本、本地海带为母本的新品种“连杂一号”,这是中国海带养殖业中唯一由渔民自己培育的新品种,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接着开发了“连杂二号”“海带30烷醇”“南苗北移再南殖”等十几项科研成果。凭此创新,村里一年增加2000多万的收入。现在,官坞村创造了海带育苗面积、养殖面积、加工产量三个“全国第一”,不仅让官坞村老百姓生活富足,还带动周边25个村走上致富路。村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当选CCTV“中国十大魅力乡村”。
林哲龙的群众语言讲得很溜。他说今天的官坞村,“种田不交税、念书不收费、看病不大贵、老了发养老费,老百姓都喊共产党万万岁!”他指出一个地方发展需要“五有”:有一个好班子(村两委班子),有一支好队伍(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有一条好路子(产业加科技,海上加山上),有一套好制度(严格执行、长期运行),有一个好帮手(农商银行)。
林哲龙不忘农商银行的支持,他说:“我们村的发展离不开农商银行的支持,最高时贷款7000多万,最感恩的是,只要村集体和农户遇到困难,总有农商银行雪中送炭。”
连江农商银行副行长周光明说:“支农支小是我们的定位,支持乡村振兴、助力群众共同富裕是我们的责任。连江县委正在带领我们打造‘海上福州’桥头堡,以工业化思维建设‘海上粮仓’,海上牧歌正奏响,农商银行要担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