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推动教育教学和农安实践同向同行
时间:2024-04-24 14:38:24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延边具有延边黄牛、水稻、人参、苹果梨、蓝莓、黑木耳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也具有丰富的山地草场,适合动物养殖业和畜禽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边大学农学院在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减施农药等绿色栽培技术,动物饲养管理,动物疾病防控和动物性食品安全检测,延边黄牛肉保鲜,苹果梨贮藏运输,大米贮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实践经验丰富。

  目前,延边大学开设的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内容的课程共16门,其中《食品安全学》等本科生课程6门;《动物生物安全》等研究生课程10门,开课涉及农学等6个本科专业、畜牧学等5个学科(领域)。开课的教学内容虽然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理念、法律法规、检测等相关领域,但在全面性、系统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农业农村部门对农产品“三前”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实践需求。

  为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新理念、新制度、新需求融入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推动教育教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践同向同行、互促互融,学校开设《农作物绿色生产与质量安全管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收贮运质量安全》三门课程。

  这三门课程是按照植物、动物、食品三个领域开设的,课程负责人分别由园艺、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的教授承担,开课形式为学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各专业。每门课的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16学时,业内专家讲座8学时,实践课8学时。

  《农作物绿色生产与质量安全管控》课程具体安排是禁限用农药名录、减肥减药控残、本地农产品苹果梨、水稻等质量安全相关理论16学时,讲座8学时,到延边州苹果梨基地、黑木耳基地等现场参观实践8学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课程具体安排是饲料生产与养殖环境安全、禁停用兽药名录等理论16学时,讲座8学时,到延边州牧场、肉联厂等现场参观实践8学时。《农产品收贮运质量安全》课程具体安排是本地农产品延边黄牛、大米等收贮运质量安全相关理论16学时,讲座8学时,到延边州肉业公司参观、开展科普活动等实践8学时。

  在课程开设的条件保障方面,延边大学将加强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机制保障和资源保障。

  组织保障。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延边大学农学院教学督导组将组织“农安课程”相关专家开展课程研讨会,围绕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实践教学开展专题交流,研讨课程大纲设计、教材编写和试点方案等具体内容展开,保证试点基础条件完备。

  制度保障。学校拥有科学完善的开课与选课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与激励机制。我们的三门课程已经获批了延边大学2024年春季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督导组将不定期督促和指导课程组团队更新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教材等方面内容。

  机制保障。延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对农安课程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基础条件,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较好,对课程团队人员的时间和条件给予充分保证。

  资源保障。三个课程团队依托农学院5个系7个专业的师资力量。农学院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作为支撑。课程团队教师长期从事延边特色植物绿色生产技术、动物养殖、动物疾病防控、区域特色资源农产品收贮运相关技术等研究与实践,团队骨干教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新理念、法律法规等方面较熟悉,能够保障课程实施方案顺利运行。

  下一步,延边大学将组建课程团队,课程内容里及时补充绿色生产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最新内容,完善课程并丰富教学方法。开设现场参观实践课的同时探索开发配套的虚拟仿真系统等教学资源,积极推动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等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技能等办法强化实践教学。

  2024年3月三门课程进行开课,授课对象以农学院本科专业为主,8月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总结一学期课程运行情况,并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编写等进行研讨进而优化课程。9月秋季学期将进行第二次开课,开课范围将扩大到全校各专业。今年学校将重新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将考虑把这三门课程加入到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中。

  

  (延边大学农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