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试点
时间:2024-04-19 10:24:36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编者按

  2022年,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支持配合金融机构,多点发力、精准着力,扎实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实践探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金融力量。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团队,在梳理各地、各金融机构选送的金融支农惠农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遴选出可复制、可推广、可学习借鉴的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与十大典型案例,现予发布。

  【摘要】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与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创新推出“新农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系统”,通过信息化技术,以“一户一档”的形式,建立健全新农主体管理和评价信息,配套专属金融服务,完善新农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体系,“一体化”培育发展新农主体,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创新背景

  2022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推进新农主体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聚焦畅通新农主体融资渠道,加强与省农信联社的战略合作,以农业农村部2021年金融支农创新试点“古田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系统”为契机,发挥试点成效作用,全省推广使用“新农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系统”,打造线上化“信用分级评价+授信”模式,不断激活新农主体发展活力,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主要做法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农信联社汇聚政银合力,充分发挥政策优势、金融优势,聚焦平台、产业、产品、模式四个层面,创建精准适配的新农主体信用分级评价标准,实现新农主体业务一体化办理、需求一站式服务。

  (一)聚焦平台打造,以信息共享夯实信用基础。一是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系统。福建省农信联社通过新农主体经营信息、奖补情况、信用等级、授信额度等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整合形成一体化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信用评价、信息公示的数字化平台,为各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提供辖区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情况、信用评级情况,强化新农主体管理功能,进一步提升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同时通过对接系统数据,精准配套新农主体金融服务,推动新农主体金融需求得到满足。二是创建三类信用评价模型。围绕新农主体构成类型,构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企业+合作社”三种符合新农主体特征的信用分级评价模型,结合信用影响因素,制定新农主体分级评价标准,设置信用评价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4个,评价等级7类,明确不同评价等级对应的评定管理内容,确保新农主体信用评级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三是健全信息管理动态调整机制。做好新农主体数据信息的动态管理,实时调整、补充各类新农主体数据,配套搭建新农主体信息监管平台,较全面掌握展示新农主体各类信息,提高新农主体信息管理有效性。

  (二)聚焦重点产业,以典型示范探索机制构建。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通知》要求,立足“一县一品”,选择食用菌产业集中、联农带农作用较强的宁德市古田县开展试点,以“金融信用村、乡镇、县”为核心的区域信用创建和以地方特色产业为主体的行业信用创建工作为抓手,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系统,精准定位新农主体,搭建起可视化“三链融合”清单数据,及时为新农主体提供融资、结算等一揽子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经过“首创”试点总结形成新农主体信用评价“古田模式”,为助力破解新农主体融资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福建样本”。

  (三)聚焦产品创新,以信用配套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创新新农主体专项贷款。江苏省农信联社充分考虑新农主体规模较小、数量较多、抵质押物缺乏的实际,首创推出新农主体专享专用的“福农直通贷”,区分授信主体量身定做A、B两款产品(A款主要授信对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个人;B款主要授信对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人),极大精简新农主体贷款申请、受理、审批流程,切实提升新农主体服务可得性。二是拓宽新农主体担保范围。加强与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积极推广“总对总”批量担保模式。探索推进“银行+农担公司+新农主体”“银行+风险补偿基金+新农主体”“贷款+保险”等业务模式,合理满足新农主体差异化需求。三是畅通信用评价与授信转换通道。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系统,优化新农主体信用环境,创新推广“信用+要素”服务模式,支持新农主体高质量发展。

  (四)聚焦模式构建,以需求对接强化服务扶持。一是汇聚涉农服务合力。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农信联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深化合作,推动完善“省—市—县—镇—村”的五级联动机制,通过深化信息共享、坚持协同联动等方式,在资源配置上联调联用、在政策配套上贴合有效,形成合力推进新农主体发展壮大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服务内生动力。对照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提供的新农主体名单,江苏省农信联社发挥基层服务优势,通过网格化营销,依托金融助理逐户采集、核实、完善新农主体信息,并根据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不同主体的经营特点,分类分级精准建立专属信用评级标准,逐步建立健全新农主体建档评级系统,丰富新农主体服务的数据支撑。三是深化融合服务能力。江苏省农信联社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以“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为重要契机,常态化开展金融助理驻村工作,联合乡村振兴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等主动融入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等重点行动,推广“金融+科特派”“金融夜校”等服务模式,实现“融资+融智+融技”。

  支农成效

  截至2022年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系统应用基本覆盖全省主要涉农县市,累计采集新农主体信息7.9万户,完成线上建档评级6.89万户,评级率87.22%,依托系统数据发放新农主体贷款1.81万户、金额69.21亿元,有力提升了新农主体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便利度,为新农主体提升发展能力、激发内生活力,推进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有力保障。

  推广价值

  (一)多方共建、优势互补,提供政银合作新样板。针对新农主体量多面广、合规抵质押物少、信用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影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农信联社着眼于完善新农主体信用信息,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推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系统,提升新农主体整体信用水平。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推送新农主体信息名单,解决银行获客难、客户信息不准确问题;江苏省农信联社发挥综合服务优势,破解金融服务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在主动做好系统应用、信息采集、信用文化宣导等工作的同时,为新农主体提供专业的金融需求辅导和咨询服务,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新农主体金融服务获得感。

  (二)科技赋能、平台支撑,提供主体培育新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系统实现一体化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信用评价、信息公示等目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归集整合土地流转、农业补贴、商标与专利等新农主体数据,健全信息管理动态调整机制,重构新农主体信用建档评级工作方式,推动新农主体信用体系建设进入信息化时代。系统配套搭建新农主体信息监管平台,实现新农主体的智能化管理,让大数据为主体培育赋能,驱动主体服务向智慧型转变。

  (三)因地制宜、个性优化,提供乡村振兴新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系统采取SAAS结构建设,支持不同地域结合当地新农主体发展实际调整系统功能,如支持各地在新农主体评级框架下结合实际调整各评价维度的分值,确保信用评价契合当地新农主体的不同发展阶段。依托灵活的评价体系,江苏省农信联社创新“平台+金融”模式,积极开展建档、评级、授信“三同步”,加快新农主体信息评级与授信转化,为新农主体量身打造特色金融产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和便利度。

  下一步工作计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下一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农信联社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持续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系统功能,由原有支撑融资对接向提供新农主体账户管理、支付结算、补贴发放等一揽子综合服务拓展。强化金融支撑,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服务模式,将农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同时,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创建,完善新农主体注册登记、信息变更登记等代理代办服务和技术指导、产业发展、市场营销等专业指导服务,全方位构筑新农主体培育生态,全面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取得更好成效。

  (供稿: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