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之笔”绘就“丰收答卷”
时间:2024-03-15 10:26:14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记者 武琦 字号:【

  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 2023年这份“丰收答卷”里,也藏着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串串数字密码。

  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耕地平均等级达到4.76;建设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5.91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2;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覆盖率达54.1%;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8.3%、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以上;农膜回收处置率稳定在80%以上……这些数字的不断刷新,见证着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成效。

  聚焦资源环境 利用保护相协调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让14亿多人端牢饭碗、吃上自家粮是大事;守护好绿水青山,撑起农民致富的钱袋子,也是共同的期盼。

  筑牢大国粮仓与守好绿水青山,不可偏废。统筹农业稳产高产和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各地不断思考和必须答好的一道“必答题”。

  地处“三大黑土带”和“黄金玉米带”的吉林梨树县,是粮食生产大县。虽然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是当地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实现了稳产高产与黑土地保护的有机结合。

  通过大力推广“秸秆覆盖、条带休耕”的“梨树模式”,2022年梨树全县粮食产量达到41.2亿斤,粮食总产量稳定保持在40亿斤以上,梨树模式示范基地玉米亩产达到1077公斤。

  好的资源要保护好,不利的自然条件也能想方设法利用好。

  土地石漠化严重、耕地分散且多25度以上斜坡地的贵州贞丰县,不仅努力恢复了良好生态环境,还让荒山荒坡换上了新衣。

  当地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不改变土地现状的情况下,利用坡耕地、荒山、荒地发展火龙果、百香果、芒果“三果”产业。目前,贞丰县已建成“三果”产业6.54万亩,2022年投产面积3.15万亩、产量3.6万吨、产值28420万元,产值约为传统农业产业的4.9倍。

  拥有大面积河荒地的河北省威县,高标准实施“三品三化”建设,从无到有建成了10万亩绿色优质梨生产基地,实现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梨产业化之路……

  良好的产地环境是保证绿色发展的有力空间,不仅要用好,更要保护好,净化好。

  “现在种地简直太省事了,从种到收全部机械化,秋收后的秸秆和农膜还有专门的经纪人上门清理。我这些农田多干净,现在就等着开春生产了!”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村民王海军说起产地环境净化提质增效的事,他赞不绝口。

  杭锦后旗以“三不两零一全”(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全利用)为目标,主攻“绿色生态”,推进“四控两化”(控肥、控药、控膜、控水,畜禽粪污资源化、秸秆资源化)行动。2022年化肥利用率达到42%,实现负增长;农药利用率提高至41.8%;秸秆综合利用率、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1.06%和92.25%;农膜回收率达到85.56%。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产地环境得到了净化。各地因地制宜,把绿色发展的路子走得更稳了!

  创新绿色科技 增产增效又增收

  科技是解决农业发展难题的第一动力。

  “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如何变成沃野良田?全域耕地以中轻度盐碱地为主的河北黄骅市,通过科技创新改造盐碱地,探索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支撑的绿色发展答案。

  黄骅市加强耐盐碱良种推广利用,耕地面积从1980年的77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41万亩,旱碱麦总产约14.6万吨;推广“秸秆还田+深耕深翻+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增施土壤调理剂”等技术模式,耕地质量等级提升到6.47,新增高标准农田8.5万亩,有效改善了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条件。

  以科技之力补齐盐碱地先天不足。各地不断在技术上做加法,走集成推广之路。

  小麦推广“全程机械化+种肥分离精量播种+两次精准化调+水肥一体化滴灌+一喷三防”模式化栽培技术,玉米推广“全程机械化+精量播种+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化调+综合植保”模式化栽培技术……通过集成优化技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军户农场创建粮食作物百亩超高产示范田、千亩高产示范方,以科技引领高产示范。

  2023年小麦标准化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最高亩产达 802公斤,平均亩产达581公斤,单产比去年增加 7.8%,创造了军户农场百亩田单产最高纪录。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攻关育种中,绿色发展是首要目标。绿色品种要具有高抗病、抗虫特性,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性。

  湖北恩施建设马铃薯种质资源库,引进、收集全球马铃薯种质资源1413份,挖掘鉴定抗晚疫病、高淀粉、低还原糖、高聚硒、彩色等种质资源1479份,育成新品类253个;湖南汝城成功选育高产优质汝城朝天椒株系2个,亩均增收1000斤以上;山东烟台福山区聚焦大樱桃品种培优,筛选出优质高效、绿色安全的种质资源42份,入选国家种质资源库27份。

  农业绿色发展密码中,不仅有良种良法,还有科技装备支撑。

  北京市顺义区持续提升农业机械科技装备水平,安装农用北斗作业监测终端和北斗导航农机驾驶系统终端,实施无人驾驶智能谷物精量播种,促进节种节肥、省工省力、降低劳动强度,实现稳产高产、节本增效。全区主要粮食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66%。

  培优品种、集成技术、高科技装备应用等各环节的绿色提升,为农业的增产增效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注重链条延伸 产业产品创优势

  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是农业绿色发展内在要求。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

  青海省湟源县立足全县高原冷凉气候和无污染绿色优势,不仅打造了绿色饲草原料基地,年产鲜草20万吨,更大力推进种养结合发展,深耕畜产品精深加工环节,延长产业发展链条。

  建设了年产1000吨高原农畜产品、年产1万吨青稞及系列产品的产业集群;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33个、“湟源牦牛肉”等地标农产品3个;建成全省首个“茶马互市”线上活畜交易平台,实现年交易量20万头(只),交易额达到3亿元以上……通过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将优质畜产品推向市场,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1.5万人以上,年输出绿色有机畜产品20万吨以上,为优质畜产品进城树立良好的典范。

  同样具有天然绿色优势的,还有地处秦岭腹地的陕西省太白县,绿色植被覆盖率95%。森林覆盖率89.5%,是全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为良好的地区之一,也是绿色、有机蔬菜的最佳生长地。

  当地建立了绿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绿色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强化品牌打造,持续提高太白蔬菜市场认可度。目前,太白县13个蔬菜品种获得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17个菜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23个获得有机认证,太白蔬菜金字招牌享誉全国,已成为消费者心中的放心菜。

  绿色资源不是处处都有,寻找绿色转型的路径是不少地方思考的重要课题。

  随着丝绸行业的市场萎缩,在重庆市开州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快速扩种的大量桑树被遗弃,十万亩桑树该如何变废为宝?

  全产业链绿色转型成了关键之举,开州区推行“禽—粪—桑—饲料”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年产优质桑叶蛋5000吨以上。与常规养殖方式相比,桑叶鸡肉质更细、香味更浓、口感更好,桑叶蛋胆固醇含量低27.91%,维生素E含量高53%〜114%,蛋白质含量高34%以上。桑叶鸡、桑叶蛋价格较同类普通产品高30%以上,桑养企业年产值近7000万元,产品综合产值实现提升2.2亿元。

  开州区不仅在生产端全力推进增“绿”,还着力促进市场端含“绿”,利用可降解材料制作蛋托包装,每年减少40〜50万个包装;每年回收包装30余万个,节约木材20余吨;培育“开州桑叶蛋”等品牌7个,“桑叶鸡”地理标志商标,“开州桑叶鸡蛋”荣获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

  以绿色高效农业模式带动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加固的还有广西兴安。通过创新“稻米菜花肥”(水稻+甜玉米+白菜苔+观赏花+绿肥)种植模式,使优质稻、甜玉米种植规模逐年增加。以甜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玉米棒、玉米罐头等产品远销东南亚及全国各地,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达2.4亿元。以甜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加工青贮饲料,发展了秸秆加工厂12家,年加工量6.2万吨。

  冬至日后数九起,全力以赴备春耕,全国各地的“绿色之笔”仍在奋力描绘着,让我们共同期待2024年以绿为底的“丰收答卷”!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