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东港市:推广“一优两减两提升”模式 实现东港大米绿色增产增效
时间:2024-03-15 10:18:25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东港市位于辽东半岛东部,东依鸭绿江,南临北黄海,耕地面积147万亩,水稻种植面积64.49万亩,土壤肥沃,水质优良,素有“北国江南、江海明珠”的美誉。近年来,东港市立足水稻种植区域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水稻品种培优,推行科学施肥用药,同步开展绿色稻米认证和品牌打造,积极探索“一优双减两提升”发展模式,突破水稻产业发展瓶颈,绘制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丽画卷。东港获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东港大米先后获得全国优质食味粳米、全国优质品牌粳米、全国金奖大米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以优质高抗为主导,强化优新品种选育引进

  开展优良品种选育。坚持“重选育,广引进,强推广,优栽培”的发展思路,持续开展优质高抗水稻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扶持港育种业和示范繁殖农场等本土育种企业,利用本土育种区域优势,先后选育出港育6号、港育10号、东研稻18和东研稻19等本土高抗优质水稻品种。与中国农业大学、辽宁农科院和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通过水稻品种对比试验,成功引进越光、辽粳401、盐丰47、辽粳1402、中科发5等水稻优新品种20余个。开展主导品种推广。每年组织召开水稻主推品种推荐会,印发《品种推荐公告》,通过媒体宣传、基地展示、科普活动等形式,强化主导品种宣传推广,指引农户种植主导品种,逐渐形成主导品种为主、新优品种为辅、品种更新换代稳定的水稻品种种植格局。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优质米品种覆盖率接近100%,水稻品种综合抗性更高。优化水稻栽培技术。针对特色优质米品种“越光”易倒伏、产量低的缺点,攻关保质抗倒提单产技术,总结形成“减氮增磷钾—化控防倒伏结合”的栽培管理技术模式,有效解决了越光水稻易倒低产问题。通过栽培技术措施不断优化,亩产提升至450kg〜500kg,产量水平达到新高。

  以科学施肥用药为抓手,促进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先后引进示范推广有机替代地力提升技术、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和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引导和鼓励农户增施有机肥料和中微量元素,精准精量施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全市水稻生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化肥使用量较上年减少2%。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每年发布病虫情报7期,指导农户及时科学防治。普及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采用物理、生物、农业等非化学防治措施进行科学防控,提升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组织化、现代化水平,减少防治成本, 提高农药使用效率。统防统控面积增加10%,化学农药使用量均较上年减少3%。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建立项目区41.6万亩,重点示范推广水稻毯苗机插节水绿色高产技术模式、水稻稀植增硅防病机械化高效技术模式和水稻绿色病虫害综合防控丰产增效技术模式,水稻机械化率99%以上,辐射带动全市水稻绿色生产。

  以价值提升为目标,提升大米产品质量

  促进稻米精深加工转化增值。加快利用稻米资源进行深加工综合利用,丰富稻米深加工种类,加工生产富硒米、免淘米、胚芽米等多种类稻米产品,加工出的富硒米、免淘米、胚芽米等优质稻米产品使稻米附加值提高了5〜10倍。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增值。组建了东港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创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坚决确保大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稻米产品认证增值。定期开展绿色食品安全月活动,开展绿色食品申报知识现场培训和现场指导,促进水稻生产主体积极开展产品认证。截至目前,全市大米绿色食品认证企业五家,合计9个产品,产量共计14526.29吨。建设千亩有机越光基地,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有机水稻认证。

  以竞争力提升为导向,强化绿色品牌打造

  推进农产品品牌打造。制定《“东港大米”品牌打造实施方案》,设立“东港大米”品牌打造专项资金账户,鼓励企业联合,统一标准、包装、标识,共同打造“东港大米”品牌。支持五四农场米业、鸭绿江米业等龙头企业,打造“稻匠”“鸭绿江”“海阗”“五四农场”等优质大米品牌,年产值6亿元。积极开展品牌营销。组织多家大米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参加各类展会,建立覆盖线上线下的全域销售网络,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销售专营店,扩大“东港大米”品牌影响力。“东港大米”品牌多年来也先后获得了“全国金奖大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称号。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微商、电商平台合作,持续加大对东港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宣传、销售及推广力度,为农产品上行搭建了高效、快捷的通道和网络。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