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位于太湖上游、沪宁杭三角中心,是苏南地区传统农业大市,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米袋子”。近年来,宜兴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五项“国字号”创建工作为引领,稳基础、补短板、建亮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农业,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实现“托底”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全市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建好产业加速“强引擎”
打造产业园区。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出台专项奖补政策,持续推进“市级科技园、镇级产业园、村级特色园”建设。在政策引领下,全市各镇(街道)利用属地农业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建设休闲观光、精深加工等特色园区。其中,杨巷镇作为宜兴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核心区,近三年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完成6个村约1万亩高标准农田整治,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90%以上。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不仅获得土地增溢面积600余亩,还让田间道路、灌溉沟渠等各种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无人插秧机、智能灌溉等智能农机具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打造完整产业链。累计引进省、市级重大农业项目12只,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涵盖农业科研、工厂化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休闲农业等农业全产业链,牛羊家禽屠宰、高标准渔业园等一大批优质项目全面投产,极大促进宜兴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江南米道项目,进行功能性营养健康大米的新品种选育、种植、加工和方便米饭、代餐米粉、米制饮料等大米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将绿色稻米的种植端向上游优质新品种的研发延伸、加工端向大米衍生产品的研发加工延长,有效提升了宜兴“杨巷大米”的市场竞争力。
严守产业发展“生态关”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依托现代化示范区农田建设,对农田排水系统进行生态化改造,设置一级生态净水沟,净化农田生产尾水。发挥圩区河网密布的优势,利用周边地理环境,对自然河塘进行生态修复,设置二级生态塘,河道内通过“浮岛”的形式种植具有拦截、净化作用的水生植物,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吸收农业生产尾水中过剩的营养元素,减轻环境压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研究,实现插秧与施肥同步进行,并改表施为深施,减少用肥次数,不仅让每亩田在肥料、人工上的投入平均减少100多元,而且水稻产量较普通施肥有所提升。通过各类现代农机和农业技术成功运用,实现节省化肥10%左右,节水50%左右,水稻平均亩产从590公斤左右稳定提升到了620公斤以上,小麦的平均亩产量从350公斤稳定提升到380公斤。推进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智能化节水灌溉、物联网控制技术和生态循环技术,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在田间安装杀虫灯、性诱器,种植香根草等方式对病虫害进行物理生物防治。通过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提升水稻品质和销售价格。绿色防控示范区生产的稻谷被加工成“宜皇”牌大米,经检测为合格优质二级米,市场价也达16元/千克,比常规稻效益高6000元/公顷;示范区水稻全季用药次数较大面积减少1〜2次,省工节本525〜600元/公顷。
做优产业转型“强支撑”
打造产学研平台。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江南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生物农业、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精深加工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建设稻米全产业链大数据基础设施,开发病虫害预警系统等信息化系统,探索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管理、成果展示和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与江苏大学合作研发农机信息化智慧管理平台,实时采集上传农机定位、作业质量、作业轨迹等农事作业全过程的数据,解决农事作业中管理难题。打造知名区域品牌。近两年,宜兴市先后有5家企业分别获评国家、省和无锡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杨巷大米”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南米道美味米”获评“江苏好大米”特等奖。开发农业多重价值。依托良好的生态禀赋和人文底蕴,宜兴市在示范区田间配套建设观景高台、长廊、浮桥等农旅设施,种植彩色水稻和彩色油菜,形成“一季稻一季油菜花”的农田景观。引导主体顺应市场需求,配套开发农业科普长廊、农事体验区、农产品展示区等研学游产品,实现农色变景色。开发10多种研学游产品,每年吸引近10万市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年观光收入和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收入达1850万元。2022年,带动周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589元,较2021年增长17.6%,村集体可分配收入达6631万元,较2021年增长18.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